瞻仰主的荣美

内森斯蒂尔

读经: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诗 27:4)

I.受邀瞻仰神的荣美

A 神创造人类的心天然渴望和喜悦有趣及美丽的事物。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我们归向祂,祂是所有一切美与善的起源和源泉。不幸的是,过去六千年来人们对神的叙述是,不善良,不美丽,不值得认识,或者不存在。 因为很少有人在圣灵的帮助下,愿意超越自己枯竭的限制去“瞻仰主的荣美”,大部分世人用瀑布、饮食、人际关系、性来满足他们的渴望,也许最糟糕的是,我们现在有无穷无尽、无处不在的“娱乐”大餐供我们随时享用。

B 虽然我们倾向于认为福音只是在我们死后让我们进入天堂的通路,但新约几乎完全将福音传达为带我们来到一个人的面前,而不是到一个地方。 我们现在不仅可以接近这个人,而且福音将我们从麻木的内心里解救出来、除去了心灵眼睛里的“白内障“,能够正确地看见和体验神的美丽。 因此,保罗明白神赐他生命的恩典,让他成为福音的传道人,特别是要“叫我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弗3:8)。 通过福音,我们得以接触到最令人振奋、最令人愉快、最有趣、最迷人的一位,我们正确地体验神和瞻仰神的能力也得到了恢复。

6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 4:6)

16 就为你们不住地感谢神,祷告的时候常提到你们, 17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 18 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弗 1:16-18)

C 神对人类最大的渴望不是我们在下地狱的威胁下转向祂,或在未来 的60 年的日子里因怕失去救恩而持续活在不易察觉的焦虑中,祂要的是“愿万国都快乐欢呼” (诗篇67:4 ),我们只要“尝尝主恩的滋味,就知道他是良善”的(诗篇34:8)。 创世记的叙述告诉我们,我们的起源并不是粒子的偶然爆炸,在无意义存在的真空中,在漫无目的地漂浮于太空的泥土球上演变成有生命的、会呼吸的动物和人类。 相反地,我们的开始是由一位至高无上的、非受造的神有意和亲密地命定与呼召。 这位神创造了天地作为祂的居所,天使和撒拉弗为他服务,动物、鸟类和开花树木是祂的享受,作为神所有创造物的顶峰和冠冕,为祂永恒的喜乐和陪伴,祂创造了男人和女人。 再多的罪恶、腐朽和败坏也无法改变每个人活着要:在亲密的团契中爱我们的创造者,不断地体验祂深不可测的丰富和良善。 在这里,也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找到神创造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目的和丰富。

D 今天许多基督徒,尤其是那些有“事工”的基督徒,寻求为耶稣做工,他们认为为耶稣的国度所做的忙碌贡献将获得耶稣对他们生命的认可。 这些基督徒忘记了,神创造他们并不是出于完成任务的需要,而是出于对陪伴和享受彼此亲密关系的深深渴望。 正如一个儿子对父亲的陪伴和微笑的渴望远胜于父亲买的房子和玩具。像一个配偶渴望真正亲密的结合和快乐,是任何珠宝或小饰品都无法满足的,所以,耶稣渴望我们与祂一起生活并与祂相伴,这远胜过我们试图为祂做事。 愿我们免于只事奉神,但与神没有真正的、亲密的关系的悲剧生命。

II.道成肉身

A 道成肉身也许是整本圣经中最神秘、最荣耀的事实。 虽然人们以数百万页的篇幅试图解释两千多年前在小马槽里发生的事情的神秘和庄严,但还没有开始接近“道成了肉身(约翰福音1:14)”的丰富意义、含义和美丽 ”。 

B 大约两千多年前的一个真实的日子,在一个真实的地方,永恒的、非受造的神居住在一个年轻女孩的子宫里。 九个月来,这个女孩怀着“神本性一切的丰盛”。 她就像有史以来所有母亲所做的那样,她滋养和喂养这个婴儿。 

9 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西 2:9)

C 道成肉身所有含义和意义的核心,向人类呼喊:“神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仅是可以通过基督这个人被认识,而且祂要人们认识祂。 通过道成肉身,我们能够以一种以前不可能的方式认识并“瞻仰”神。 我们永远不能控告神是隐藏的、飘渺的、疏远的或孤僻的。 “道成了肉身”是对人类的伟大邀请,让他们来瞻仰、体验和认识永恒的活神。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3 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希 1:1-3)

III.渴望和寻求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诗 27:4)

A 大卫用“我曾求问”和“我仍要寻求”两个关键词来描述他一生追求住在神的殿中,瞻仰神的荣美并求问他。 大卫年轻时内心的渴望促使他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寻求。 渴望某事和寻求某事之间存在天壤之别。

B 渴望往往是暂时的、易变的,但寻求某事却是具有突破性的,需要持续的努力,并且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路加福音 10:42)。 许多人渴望经历神的荣美,但很少有人刻意地持续寻求它,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它。 (“很多人说愿意,但很少有人做到。”)

Previous
Previous

在圣所里瞻仰神的渴望

Next
Next

在神面前活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