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得胜的羔羊(约16:33)
斯图尔特牧师
“让我畅饮你乐河的水,因为你的荣美令我喜乐”(诗 36:8,37:4)
I. 概述
A. 约翰福音 12 章被认为是约翰福音的转折点,因为主题在此是耶稣藉着在十字架上的死而离开门徒,到父那里去(约12:7,10,13-16, 23-25,27,31-34,38-41)。约翰向我们表明,藉着十字架的大能和通道,邪恶权势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并确保将来时代的荣耀充满全地。
19 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20 做先锋的耶稣,既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就为我们进入幔内。(来6:19-20)
B. 耶稣降临的主要原因是,透过祂的死,摧毁邪恶的权势,使我们脱离罪的辖制和宽恕我们的罪,并应许确保以色列充满神的荣耀,成为领导国家,带领整个地球往前行。
30 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约19:30)
21 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
32 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33 他要做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1:32-33)
C. 约翰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以赛亚书53章(约12:37-38)和以赛亚书6章(约12:39-40),并表明这些经文指向的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和未来荣耀的真理。以赛亚书令人惊讶的元素之一是他看到耶稣在未来的时代坐在宝座上(赛6:1-4),但后来才显明(赛53)祂将因世界的邪恶而被刺穿。
D. 在以赛亚书第6章中,先知看到了耶稣在来世领导的荣耀。这个真理贯穿以赛亚书,并将我们带到荣耀的顶峰。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的那位,就是被钉十字架的那一位。以赛亚书52:13-53:14节中的那位与以赛亚书6:1-4节中的那位是连结的。
12 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至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赛 53:12)
E. 由于约翰福音12章是约翰福音的转折点,它为理解约翰福音13-17 章奠定了背景。耶稣正在帮助祂的门徒了解祂受死的必要,就像马利亚坐在祂脚前为祂的死做准备一样(约12:3-7),耶稣也坐在他们脚前(约13:5),让他们为死亡、苦难、背叛和拒绝做好准备(约15:18-20,16:2,33)。
F. 马利亚坐在耶稣脚前倾倒她的奉献(约12:3)和耶稣回过来向我们揭示祂对我们的委身(约13:1,15:9,17:23)之间是如诗般美丽的故事。
1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
II. 有福的确据
A. 约翰福音13-17 章中有一些关键的情感,其中最突出的是因耶稣的离去、被犹大背叛和逼迫的必然性而感到悲伤、哀痛(约16:20-22)、焦虑和恐惧(约14:1,32)。大灾难的信息同样触动了许多信徒。 约翰福音13-17章使人心充满安慰和确信(约 14:16-18)、盼望和喜乐(约15:11)。
27 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28…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太19:27-28)
B. 祂离开的消息让门徒们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把对弥赛亚的盼望的理解和他们自己未来的命运寄托在耶稣身上。当耶稣谈到祂要离开时,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有时甚至激怒了门徒,特别是在祂的荣耀被揭示之后(太16:16,17:1-5)。
22彼得就拉着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23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16:22-23)
22 ⋯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23 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地忧愁。(太17:22-23)
C. 耶稣将要死在十字架上和受难的消息粉碎了他们精神、个人和国家的希望。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朋友的死,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和错误的希望或不理解祂的方式。许多信徒在听到即将来到的大灾难时,也会因许多相同的原因而难以接受这个信息。
D. 十字架是一个需要重复关注的主题,并视它为胜利而非失败的时刻。换句话说,十字架使复活成为可能。复活不只是活过来,而是这个时代结束的开始,也是另一个时代诞生的开始,当耶稣再回到耶路撒冷时,未来的世代将会充分体现。
E. 古斯塔夫·奥伦(E. Gustaf Aulén)的书《基督得胜》(Christus Victor)提出了对十字架的看法,强调基督以祂牺牲性的死亡战胜邪恶。这种观点在早期教会中很突出,它提供了对救赎更全面的理解,并强调耶稣是战胜罪恶、死亡和魔鬼的得胜解放者。
F. 随着先知所预言的末世动态越来越近,教会必须对十字架形成更全面、更广阔、更相互关联的看法,不将十字架限制在宽恕的荣耀礼物上,而是强调它是耶稣战胜邪恶的事件。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表示天堂战胜了邪恶,复活当然包含在这场胜利中,然而,基督的死带来胜利的预言信息却很少。
G. 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是罪的赎价(西2:14)、智慧的泉源(林前1:18)、生活的榜样(彼前2:21)、神的宇宙解决方案(西1:18)、对抗邪恶势力的答案(约1:29)、解决社会敌意的方案(弗 2:14),并且是我们的挽回祭(罗3:25 )。
III. 耶稣基督是得胜的羔羊
A. 在约翰福音16章中,耶稣谈到了门徒们将承受的巨大悲伤。很明显地,他们对耶稣所说和所做的很多事情感到困惑(约13:12,37,14:5, 8,22,16:17-18,29-30)。耶稣告诉他们,缺乏远见的结果会导致痛苦,他们将陷入悲伤。然而,耶稣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胜过这个时刻,坚定地向前行(约16:1),并带着勇敢的喜乐(约16:33)成为未来的领导。
B. 在约翰福音16:33节中,耶稣做出了最伟大的陈述,面对罗马十字架的羞辱,犹太弥赛亚宣称祂是世界的征服者。对以色列和门徒来说,受难的行程是一条羞辱和失败的道路,但耶稣明白,祂走向死亡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更接近胜利。
C. 福克斯在《殉道者之书》中这样描述安德列:“在前往行刑地点的途中,看到十字架在等待着他,他的表情从未改变,他的言语也没有结巴。他持守着刚强的信心,说:“噢,十字架,我非常欢迎和渴望,怀着一颗愿意的心,快乐而渴望地来到你身边,我学习挂在你之上的那位,因为我一直是你的爱人和渴望拥抱你的人。”
33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
D. 耶稣很可能指的是约翰福音16:1-4节中所提到的迫害。同时向他们应许与三一神对话和与祂联合可以得到的平安。祂还呼召他们见到祂战胜邪恶的大能,勇敢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压力。约翰福音16:33节所启示的信息是参与三一神的对话会产生勇气。
E. 克服就是得胜和征服。就是将第一诫命放在首位,或追求100%的服从。我们被呼召勇敢地克服世界、肉体和魔鬼,因为耶稣是得胜的羔羊。启示录的主要劝勉就是要得胜(启3:21,5:5,12:11,15:2, 17:14,21:7),这样的劝勉也出现在约翰一书中(约一 2:13-14,4:4, 5:4-5)。
F. 我相信启示录5章是对耶稣在约翰福音16:33节所说的意义有最详细的解释,这一章展示了得胜羔羊耶稣基督的荣美。神选定世界领袖通过死亡取得胜利的想法与历史上所有著名的君王、将军或征服者直接对立。就像但以理所领受的启示一样(但7:9-13,18,21,23, 26),指向的是耶稣和圣徒在未来时代对世界的领导。
G. 主的天使向所有受造界发出挑战,并提出是否有人有资格值得接管整个受造界的领导权(启5:2),并将这种领导权分赐给被救赎的人类(启5:10)。
H. 刚开始,搜寻队未能找到合适的候选人,这让约翰很悲伤。但天使告诉他有一位王(犹大的狮子),祂的核心是一只羔羊。只有祂有资格,因为祂曾被杀,藉着祂的死,祂征服并战胜了祂的敌人。
问题与思考:
1. 新约除了记载耶稣钉十字架的史实外,十字架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
2. 耶稣在约翰福音12章如何应验以赛亚的预言?(I C)
3. 为什么耶稣在约翰福音12章要我们注意以赛亚书6章和53章?对我们有什么属
灵的意义?(I D)
4. 什么是教会在末世唯一能战胜敌基督的关键?(林前2:2,加拉太6:14,启示录12:11,II F)
5. 耶稣告诉门徒祂将受苦、被杀、被钉十字架后,门徒们有很强烈的情绪,为什么?他们必须看到什么主题耶稣的死(十字架)他们的生命才有意义?(II ABCD)
6. 十字架是耶稣成为得胜的羔羊的工具,但是门徒当时不明白,耶稣如何帮助他们明白?(约16:1,约16:33),这对你有什么意义(III DEFGH,启示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