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切地寻求神的帮助(太7:7-14)

JETHEO

读经:

7“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8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9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10求鱼,反给他蛇呢?11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1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14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7:7-14)

I. 概论

A. 活出登山宝训的生活方式(太5-7章),可以帮助我们有能力面对不同观点的人以及给我们带来困扰的人(太7:1-20)。在操练登山宝训生活方式时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在受到论断人的试探时(太7:1-5)或被人论断时(太7:6),是否还能持守先求神的国和义(太6:33)或全心地爱神——遵行神的旨意。

          33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太6:33)

37…“你要…爱主你的神。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太22:37-38)

15“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23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约14:15,23)

B. 马太福音7:7-14节这段经文,适用于寻求主帮助我们面对两个重叠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回应那些冒犯我们或被我们冒犯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在我们与人交往遇到问题时,要向神寻求如何分辨人以及得到智慧的处理方法。终旨是要我们在回应及解决人际关系冲突时,持守天国的生活方式。

C. 在马太福音7:7-12节中,耶稣教导我们在寻求神时要恒切并且要有信心。祷告是神给我们奇妙无比的特权,它能使至高者成为我们的听众。但是,我们时常忽略这项特权。在13-14节中,耶稣教导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愿意约束自己,放弃追求自己的舒适(罗15:1)。当你这样待人的时候,人也会这样待你。

1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罗15:1)

II. 寻求神要恒切(太7:7-8)

A. 耶稣呼召我们祈求并持续地祈求、寻找并持续地寻找,叩门并持续地叩门。在英语中,这些动词的时态是现在进行式,意思是持续进行的行动。我们不要依靠自己天然的力量,而要恒切地寻求神赐下恩典扶持我们,相信神会按祂的时间及方式回应我们。我们要为灵性及人际关系上得到更大的突破而持续地祈求、寻找及叩门。

7“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8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7-8)

1. 祈求:祈求神超自然的触摸你及与你有冲突的人。

2. 寻找:寻求神的智慧去活出天国八福或解决冲突。

3. 叩门:叩开拦阻我们成长或与人和好的封闭之门。

B. 人在寻求神介入解决一些问题时,祈求的迫切程度与自己的关切成正比。与自己的关切程度越高,祈求的越迫切,与自己的关切程度越低,祈求的迫切程度也就越低。有些祈求是随便的,只付出少许努力寻求神,因为所求的并非我们所看重的。只有在面对影响自己或自己所看重的事时,才能向搜寻隐藏的珍宝那样去祈求。

          13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13)

4寻找它,如寻找银子,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5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神。(箴2:4-5)

C. 保罗教导我们祷告要恒切(罗12:12),并劝勉我们在祷告中要“竭力”(罗15:30)、“竭力地祈求”(西4:12)及“争战”(弗6:12)。

12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罗12:12)

D. 天国八福的第一福灵里贫穷(太5:3)在人际关系上的应用就是

承认自己靠天然的力量无法活出天国的生活方式或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

E. 要常觉得自己是贫穷的,并且要知道恒切地祈求神的帮助,得到突破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自己常在神里面——即神的话在我们里面(约15:7),就是我们就藉着持续地与祂对话而持守在神里面。这是恒切地祈求神的最好方式。

5…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7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约15:5-7)

F. 神要我们祷告,并非是如果我们不祷告,神就察觉不到或漠视我们的需要。藉祷告天父吸引我们与祂建立更深的关系,并在我们里面建立感恩的心、谦卑和爱。

III. 寻求神要有信心(太7:9-11)

A. 在寻求神帮助时,我们对神的认识很重要,祂是一位从不让我们有作难,并以好东西回应我们祈求的天父。作为天父的儿女,我们要带着对祂信实的确信寻求祂的帮助(太7:9-11)。

9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11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太7:9-11)

B. 如果以神完美的爱为标准的话,人间的父亲都是不好或自私的。天父更大的恩典在等着我们——得到更新、启发及力量等的恩典。

6但他赐更多的恩典,所以经上说:“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

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

C. 在寻求神时,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凡按神旨意,带着信心祈求的必定会得着,凡寻找的便会寻见,凡持续叩门的最终将看见大门敞开和障碍解除。

IV. 金科玉律——愿意人怎样待自己,自己也要怎样待人(太7:12)

A. 耶稣继续关于人际关系的教导,并呼召我们遵行一项“金科玉律”(太7:12)。耶稣就我们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方面,为我们指出了一个金科玉律——愿意人怎样待自己,自己也要怎样待人。

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1-12)

B. 所以:这是本段教导的一个重要转折词。表示承接的是上文的意思,前面几节的话是本节的根基——即基于耶稣关于在面对人际关系问题时要带着信心迫切寻求神的教导(太7:7-11)。

C. 怎样待人:神既然用为父的心肠对待我们,把好东西给我们,我们

也当照样用神的心肠去对待别人。其含意包括:

1. 人与神之间正当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正当关系的基础。

2. 我们怎样有求必应,获得神的恩待,也当照样恩待别人,彼此作神恩典的管道。

3. 你对待人的方法,乃是根据要人怎样对待你,不是根据人怎样对待你。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这是天国子民对待人的原则。

D. 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律法和先知关于人际关系的道理是——爱人如己(太22:39-40)。爱满足了旧约中所有律法和先知的道理(罗13:8)。真正的属灵敬虔不单是对神,更要以恩慈待人。有些人向神祷告时像天使,但对困扰他们的人说话时却像恶魔。

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22:39-40)

13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13:8)

E. 天国法则:我们愿意人怎样待我们,也要怎样待人。我们渴望他人怎样待我们,以及天父向我们所施的恩惠(太7:11)。并非取决于他人,而是取决于我们怎样待他人(太7:12)。

V. 努力进入窄门(太7:13-14)

A. 宣称自己是信徒的人,有两种追寻耶稣的方式,一种是走大路,一种是走小路。为得到神更多的帮助而不断地祈求、寻找及叩门(太7:7),会帮助我们进入很少有人找着的窄门(太7:13-14)。

1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     进去的人也多(受欢迎);14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不受欢迎)。”(太7:13-14)

B. 大路——因为走的人多——不愿遵行登山宝训的人多,小路——因为走的人少——遵行登山宝训的人少。世人的自由就是行事为人不受拘束,任意妄为(罗1:28),所以他们的门路是“宽大”的。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也去行(罗1:32).所以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就多,但其结局却是灭亡。

28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32他们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1:28,32)

C. 我们进入永生的过程是先进门,后走路。进门只是开始,走路才是进入永生的过程。光注重进门,而不注重走什么路,或光注重走路,而不注重进的什么门,都无法得到永生。我们不但要进错正确门,而且要走对的路。进门和走路,缺一不可。

D. 走“小路”进窄门对我们的肉体来说是困难的,但是,为了进入永生,我们还必须要走“小路”进窄门。要想做到这一点,我     们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去追求。

1. 首先,我们必须进行属灵的“瘦身”——否定我们未经更新的心思意念(太16:23)及否定我们的行为(太16:24)。否则我们过于“肥胖的肉体”无法进窄并“小路”通过。

23耶稣…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24…“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3-24)

2. 其次,我们必须努力。耶稣劝勉我们要努力进窄门,或付出努力进入顺服的窄门。我们不用努力就可以得着救恩,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属灵生命的更大突破。

24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将来有许多人想  要进去,却是不能。(路13:24)

3. 其三,甘心愿意接受神话语的约束。登山宝训的教导按照人的天然观念拒绝践行的人来说相当严格,只有你甘心顺服行在期间时才能体验到其中的甜美(歌1:2)。

                 2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歌1:2)

E. 努力的两种表达:在新约中,努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我们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神的爱。但是,在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必须要努力,即付出自己的心力,就如同我们与家人和朋友的关  系也要付出心力一 样。在这里的努力是爱的表现,如果我们不在与神的关系上付出努力,便不是在尽心尽力地爱神。

F. 错误的努力观念:我们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神的爱(接纳或饶恕),因这已透过耶稣在十架上的工作白白地赐给了我们。努力赚取神的爱否定了福音的基要真理。同样,努力追求成就自己  的计划或努力迫使别人回应我们的事工或想法也是错误的。

G. 合乎圣经的努力观念:我们要努力进窄门(太7:13-14,路13:24)、在事工上要尽心竭力(西1:29)、要竭力祷告(罗15:30)、努力保守合一的心(腓1:27)、竭力进入神的安息(来4:11)、攻克己身(林前9:27)、竭力追求得着神(腓3:12-15)、努力长存无亏的良心(徒24:16)和努力与罪恶相争(来12:4)。这些追求的最终指向就是操练顺服神。

1. 耶稣教导我们在追求进入永生时,有必要作激进的选择。祂用“剜出眼”及“砍下手”来说明此事(太5:29-30)。

29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30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太5:29)

2. 保罗勉励自己竭力追求毫不妥协的生活(徒24:16)。

26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24:16)、

12…与罪恶相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来12:4)

H. 我们在面对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试探时只是拒绝而不采取努力是不够的,拒绝只是停在那里,而努力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方向。如果在这问题上犯错,只是单单的拒绝,我们便会误入律法主义或妥协之中。信徒要在拒绝的基础上加上努力,从而达到更新我们心思意念的目的,以致能享受从神来的安息(来4:11)。

11…我们务必竭力(用尽方法)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来4:11)

I. 如何理解“努力进窄门”与“担子是轻省的”?耶稣在太7:13和路13:24及太11: 29-30节中的教导不相互矛盾,同时查考这几段经文便能看清其中的真理。首先看太11: 29节中的“安息”,其意思是指心灵的安息,并非肉体的安息。与“安息”的相反的不是“努力”,而是因情绪受困而失去平安。而与“努力”的相是懒惰。懒惰的人通常在灵性及情绪上极度不安。

1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太7:13)

24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路13:24)

29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30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9-30)

1. 负耶稣的担子不是指接受饶恕,而是指拥抱谦卑。我们要在生活方式上与耶稣“同负一轭”——学耶稣的样式。这对我们的肉体来说是困难的,但对属灵生命却是有益易的。

2. 若想负轻省的担子,就必须除掉肉体的私欲,即不再为自己的荣誉、地位及舒适争斗。当我们弃绝心中所有违背耶稣  完美旨意的观念时,便会得到极大的自由及心灵的平安。

3. 重轭包括胆怯、不信、凶杀、淫乱、行邪术、拜偶像和说谎话等。负重轭就是指活在抵挡(不顺服)、惧怕、矛盾及混乱中,这样的人无法承受神的国(启21:8,22:15)。

J. 愿意放弃最求自己的舒适,并从只追求自己的益处中分别出来,这样的作法就是进窄门走小路。

K. 一般来说,肉体上困难的事,相对于心(灵性及情绪上)来说是容易的。反之,肉体上容易的事,相对于心(灵性及情绪上)来说是困难的。有些信徒徒劳地寻求对他们的肉体和心灵都“容易”的道路。

VI. 结语

A. 我们求神光照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亏欠。在与弟兄或姊妹见面前,我们求主显明自己是否在与对方关系上给对方造成伤害。求主使我们看见祂如何看对方,并给自己亮光来使自己谦卑。

B. 基督徒对人的态度,不是根据眼见,乃是根据一切道理的总纲——爱人如己。不是只约束自己不加害于人,还要去使人得益处;不单是你不向人索取,还要施舍与人;不单是不可杀人,还要主动去爱恨你的人。

 

Previous
Previous

成为神眼中的聪明人(太7:13-29)

Next
Next

不要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