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神眼中的聪明人(太7:13-29)
JETHEO
I. 概论
A. 成为神眼中的聪明人包括许多方面,我们今天就藉着耶稣在马太福音7:13-29节的教导来查考成为神眼中的聪明人这一主题。
B.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从四个方面劝勉我们——努力进入窄门(太7:13-14),防备假先知和假教师(太7:15-20),甘心选择拥抱顺服神的生活方式(太7:21-23),将生命的根基建造在磐石——基督耶稣上(太7:24-27)。
II. 努力进入窄门(太7:13-14)
A. 宣称自己是信徒的人,有两种追寻耶稣的方式:大路和窄路。
1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受欢迎);14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不受欢迎)。”(太7:13-14)
B. 大路:所谓的大路就是那些限制较少,并容纳各种不同的道德观,让人有妥协空间的教导及生活方式。走这条路的人可按自己的心愿而行,不需要舍弃生命中的任何东西(私欲或骄傲等)。它是一条不须改变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而任意而行的路,许多人因其宽容和自由开放而喜欢这条路。
C. 窄路:所谓的窄路就是自愿约束自己,走一条登山宝训生活方式的路。神为此路定下了清晰的界线,走此路的人必须放弃一切 神旨意之外的东西——私欲、骄傲、贪婪等。很少有人愿意选择它,因要舍弃肉体的私欲是十分困难(太16:24)。
D. 耶稣要求祂的门徒走窄路,忠心地见证祂荣耀的生命之道。因人们都不想活在约束和因罪自责之下,所以有反对和抵挡的声音,认为信神没有自由。这样的信息不但不受人欢迎,而且宣讲此信息的人会被视为极端或激进主义者,不受欢迎。
E. 努力进窄门与轻省的担子:耶稣在太7:13和路13:24及太11: 29-30节中的教导不是相互矛盾的,同时查考这几段经文便能看清其中的真理。首先看太11: 29节中的“安息”,其意思是指心灵的安息,并非肉体的安息。其次与“安息”相反的不是“努力”,而是因情绪受困而失去平安。而与“努力”相反的是懒惰。懒惰的人通常在灵性及情绪上极度不安。负耶稣的担子不是指接受恩典,而是指拥抱顺服——遵行耶稣的教导(约14:15)。我们要在生活方式上与耶稣“同负一轭”——学耶稣的样式(约14:31)。这对我们的肉体来说是困难的,但对属灵生命却是有益处的,因平安和满足会充满我们。
29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30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9-30)
31但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起来,我们走吧!”(约14:31)
F. 一般来说,对于肉体来说困难的事,相对于心(灵性及情绪上)来说是有益的。反之,对于肉体来说容易的事,相对于心(灵性及情绪上)来说却是有害的。有些信徒徒不愿意放弃对他们的肉体和心灵都“容易”的道路,其结局就是使自己的生命亏损。
III. 防备假先知和假教师(太7:15-20)
A. 耶稣警告祂的子民,要提防释放神话语的假先知或假教师。
15“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16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17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18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19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20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7:15-20)
B. 防备假先知到你们这里来:假先知和假教师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太24:24彼后2:1-2)。防备他们来就是查验、抵挡及拒绝接受他们。前提是对如何委身教会、如何接受牧人的教导等真理有清晰的认识。
24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太24:24)
1…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2将有许多人随从他们邪淫的行为,便叫真道因他们的缘故被毁谤。(彼后2:1-2)
14然而,有几件事我要责备你,因为在你那里,有人服从了巴兰的教训…15…也有人照样服从了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20…容让那自称是先知的妇人耶洗别教导我的仆人…(启2:14-15,20)
C. 外面披着羊皮:是指他们的话语和行为具有难以识别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这些人在信徒看了对圣经很熟悉,站在讲台上的道讲的很好,但在个人生活中却行不出来。而信徒只听到这些人所讲的道理,却没有看见他们是否结果子,即使是看到了也没有将这些人与假教师联系在一起。同时,这些人只会讲信徒喜欢听的讲,使信徒听了没有压力,很欢喜。也会用圣经上的一些真理来迷惑及辖制信徒,例如委身、顺服等。
1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2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心不圣洁、3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4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5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6那偷进人家,牢笼无知妇女的,正是这等人。这些妇女担负罪恶,被各样的私欲引诱,7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提后3:1-7)
D. 里面却是残暴的狼:耶稣将假教师比作披着羊皮的狼,因他们的教导极其欺骗性和危险性。他们教导的“窄路”比耶稣所教导的更宽阔,所以信徒觉得行“窄路”也很容易。他们违背了耶稣的话,以大路为恩典之路,长期接受这样的教导会危害人的属灵生命。
1…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2这是因为说谎之人的假冒,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3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或作“又叫人戒荤”),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谢着领受的。6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在真道的话语和你向来所服从的善道上得了教育。(提前4:1-3,6)
E.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我们只能藉着一些人及事工所展示出的果子(言语及行为)来查验或认识他人及事工(太7:16,20),避免按个人的对错来判断对待他人及事工。藉此,主保守了基督的身体不致陷入控告及诽谤的文化中。
F. 大部分假教师都不觉得自己是假教师,因他们不明白或忽略了圣经中的一些真理,对圣经所知太少,不愿接纳其它事工所领受的信息,无法看到自己的错误。做为一个信徒,应注意不要被某些人的知名度、魅力或个人故事所而着迷惑。
G. 如何避免迷惑?圣经教导神的子民要坚守真理,抵挡教会中顺应潮流的教导或在教义上妥协的教导。同时要相信神的智慧,祂一定会为祂的教会预备合祂心意的牧人来牧养祂的教会,全球有许多真理装备整齐,并结好果子的牧人,以及众多忠心勇敢拒绝妥协的信徒。为此。有四个可行的建议:
1. 不断追求在真理上装备整齐,包括持续地研读圣经及操练顺 服的生活方式。在真理装备全面的信徒面前,持守损害性教义及行为的事工都将面临被警戒(太18:15-17,林前5:1-11,林后11:12-15,帖前5:14,21,帖后3:6-14,启2:2,14-15, 20)。但是,在提出警戒之前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及正直的灵对待此事。
2. 在启示录2-3章中,耶稣看见在七个教会中有五个存在妥协的问题。我们必须持守耶稣的立场起来抵挡,但同时切勿假设整个宗派或基督肢体的“分支”都偏离了。
3. 明白委身及顺服的真理。委身及顺服教会不等于完全认同并接受基督肢体中的地方教会及牧人的操守。在看到牧人没有结好果子时,要警醒查验,祷告寻求、及时止损,避免陷入更大的迷惑。合乎圣经的委身及顺服,就是要按圣经教导的秩序去行(太18:15-17),带着爱心指出教会中存在的谎言、迷惑和损害信徒生命的重大妥协。
17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18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侍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侍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罗16:17-18)
4. 持守参与由符合圣经教义及操守的领袖所带领的信徒团体,与基督肢体建立紧密的关系,及有一颗受教的心——愿意接受别人的教导和劝诫。
IV. 甘心选择拥抱顺服的生活方式(太7:21-23)
A. 许多信徒并没有在个人的私生活中真正地甘心选择拥抱顺服的生活方式(太7:21-23),这里提到的是假信徒。在这之前,耶稣提到的是假先知(7:15-20)。
21“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22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23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1-23)
B. 遵行天父旨意的人:遵行天父的旨意不但是践行第一诫命的表现(约14:15),同时也是信心的表现(雅2:14-17)。我们要以顺服耶稣,来表达我们对耶稣真实的爱及信心。高举行为并以它为赚取神爱的途径,大大贬低了神的恩典。但是,没有好行为或轻视它,更是否认了恩典赐给人生命及自守、公义和敬虔度日的能力(多2:11-13)。藉着行为得救及不注重有好行为的教导都窃取了耶稣的荣耀。
15“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
14…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14-17)
11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12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13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 神和(或无“和”字)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多2:11-13)
C. 许多人:耶稣藉着“许多人”这个短语显明了教导“大路”及“扭曲的恩典”的信息受欢迎的事实(太7:13,22,24:5,11,12)。同时,看到会有许多自称是信徒的人将会临到不被神认识的结局,确实令人震惊。许多人勇敢地承认跟随耶稣,公开称祂为主,但却缺乏与信心一致的行为。这有信心的行为就是藉着真正爱耶稣之人的生命展现出来的。
13“…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进去的人也多。22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太7:13,22)
5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10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11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12…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24:5-12)
D. 你们这些作恶的人:这些作恶的人并非就是罪大恶极之人,这些人的焦点主要在事工上,而非培养顺服的生命,或指活在淫乱、醉酒、说谎及缺乏诚信中的人。
9…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10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6:9-10)
E. 离开我:这是耶稣对这个世代最严厉的警告,但是对那些不悔改的人来说是他们将要听的最令其震惊及恐惧的话。
F. 耶稣定义门徒的标准是是否完全顺服祂(约15:8),而不是事工的大小或名声。没有任何事物能代替我们持守顺服,即使是 拥有知名的事工也隐藏不了个 人私生活的不顺服(仍未悔改的部分)。可悲的是,许多信徒却被这些人迷惑了。成熟的信徒懂得要敬畏神,并知道自己的顺服是会受到考验的。
V. 将生命的根基建造在磐石——耶稣上(太7:24-27)
A. 耶稣以呼召信徒将生命的根基建造在磐石——耶稣上结束了登山宝训的教导(太7:24-27),籍此劝勉我们放弃在教会中流行的世俗文化价值观。耶稣藉着“两种建造者”的比喻对比两种信徒。一种是聪明的建造者,因不怕困难,在磐石上建造(太7:24-25);另一种是无知的建造者,因不愿付出而在容易的沙土上建造(太7:26-27)。普通的旁观者无法看到隐藏在地里的根基有何不同。
B. 聪明建造的信徒就是原将生命的根基建造在磐石——耶稣上,成为神眼中的聪明人,愿意遵行或顺服登山宝训的教导(太7:24-25)。
24“所以,凡听见我这话(登山宝训)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25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24-25)
1. 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把房子盖在磐石上:相信每一 个信徒都知道要将自己的生命建造在耶稣这块磐石上,但如何建造呢?耶稣在这里给出了答案——甘心愿意按登山宝训的生活方式去行。
2. 风吹:我们对耶稣的爱必须经过生活压力的试验来证实其真伪。试验我们属灵根基的风有双重作用,第一,个人生命中的压力能揭示出我们信心的真伪;第二,基督审判台对我们生命的评价,将揭示出我们信心的真正内涵(林前3:11-15)
C. 无知的建造者就是忽视践行登山宝训教导的人(太7:26-27)。
26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27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7:26-27)
1. 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耶稣不是将基督徒与非基督徒混为 一谈,祂只在对听见祂的话或教导的人说。两种建造的基督徒都会读圣经、参加聚会和听道。我们通常无法区别他们,
因其私生活的“根基”是隐藏的。重要的是他们之中是否 有人努力遵行登山宝训的教导。
2. 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一个不愿遵行登山宝训生活方式的信徒,在面临世俗生活方式冲击时,他的生命会站立不住。试图藉着接受世俗的音乐、服饰、电影等来融入世人之中,以赢得他们的认同是极大的错误。耶稣的教导所显明的是,与非基督徒没有分别的信徒,无法为世界带来真正的改变。
D. 耶稣极其严肃的信息警示我们切勿对它漠不关心。圣经是认定善恶的唯一标准,其中有许多教导是与世界的标准对立的,对世界同时作出肯定及否定。我们要带着权柄,按圣经的标准宣告出神对它原本的呼召和尊贵命定,同时宣告因其堕落而变成的模样。
28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29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太7:28-29)
E. 我们要走在哪条路上?在哪种根基上建造呢?耶稣邀请所有人,不论其成就或事工的大小,都成为祂眼中伟大的人,这与一个信徒的心顺服及爱祂的多少成正比的。
19所以,无论何人(持续地)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持续地)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5:19)
1. 耶稣揭示了祂关于伟大的定义。我们要按祂眼中伟大的标准去行,而非按世人眼中伟大的标准去行。这种伟大会在未来的世代在信徒身上完全彰显。
2. 耶稣警告,如果我们蔑视祂律法中最小的一条并教导人这样做,便会在祂未来的国度中称为最小的。许多人以教导恩典为名,忽视对耶稣的委身。
F. 我们要传扬并遵行哪种信息?是属世界的呢?还是属神的呢?传讲合乎圣经的信息会带出谦卑和顺服,并驱使人向神呼求怜悯及渴慕耶稣和登山宝训的生活方式。但却是挑战人的情感及撼动人现有生活状态的,甚至会因此带来逼迫。你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