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

JETHRO

10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11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0-11)

I. 概论

A. 婴儿出生是人们习以为常每天都发生的事,其中不乏有一些人的出生会被一些后人纪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会被人遗忘,慢慢的只剩下词典里的一个记录。

B. 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生却是例外——就是主耶稣基督的诞生。二千多年来一直被人纪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祂的地域不断扩大,族群也越来越多。尽管后人无法查考祂真正的出生日,但仍然在一年的365天中选定一天作为纪念祂(耶稣)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每年的12月25日,并且这一天已经成为普世欢腾的节日——圣诞节。

C. 主耶稣基督诞生的不同之处在于——早在祂出生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赛亚就预言了祂的奇特出生——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并且,使徒马太印证了耶稣的出生就是这一预言的应验(太1:22-25)。

22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23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 神与我们同在”。)24约瑟醒了,起来,就遵着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过来,25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儿子,就给

他起名叫耶稣。(太1:22-25)

D. 今天,我们藉着即将来到的圣诞节,查考以赛亚预言中耶稣的名字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对于我们来说有那些意义。

II. 神与我们同在的表达

A. 以马内利(Immanuel)是希伯来语,其含义是“神与我们同在”,是信徒之间打招呼的常用语。这一名词在旧约以赛亚书中出现两次(赛7:14,8:8),都是预言性质的。在新约马太福音中出现1次(太1:23),是以赛亚书预言的应验。两者都称之为“以马内利”,但以赛亚预言的以马内利与700多年后使徒马太印证耶稣就是以马内利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1. 以赛亚时代的以马内利是预表,耶稣是预表的应验。

2. 以赛亚时代的以马内利是影,耶稣是本体。

3. 以赛亚时代的以马内利只是一个拯救的“兆头”(赛7:14),耶稣是拯救者。

4. 以赛亚时代的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只是神的一个渴望,耶稣是真实的与我们同在。

B. 众所周知,神的每一个名字都是祂的某种属性、作为及渴望的表达。以马内利也具有同样的性质,这个名字显明了神的最大心愿——与祂所造的人永远在一起,自从人类犯罪被赶出伊甸园之后,渴望与人同在就是祂的目标(创3:23-24),并且在不同的时期祂以不同的方式与人同在。

23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创3:23)

C. 在神将以色列带出埃及,命令摩西建造圣所时,祂对摩西说:“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25:8)”。

1. 这是神将人赶出伊甸园之后,为了满足祂与所造的人同在的目的,第一次降卑自己,愿意来到罪人中间,并藉着圣灵住在他们中间。

2. 这个命令是圣经中最令人震惊的一个命令——圣洁的神,命令一群被祂拣选,但仍行在罪中的人,为祂造一个圣所,使祂可以住在他们中间,简直是不可思议。

3. 自此,神住在这群罪人中800多年,并不停地劝勉、管教他们,但由于以色列人的悖逆不悔改,在犹大亡国以前,先知以西结看到神的荣耀离开了他们(结10-11章)。

23耶和华的荣耀从城中上升,停在城东的那座山上。24灵将我举起,在异象中藉着 神的灵,将我带进迦勒底地,到被掳的人那里,我所见的异象就离我上升去了。(结11:23-24)

D. 在神离开他们500多年后,神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道成了肉身,真实地住在我们中间,再次成就了神渴望住在人间的心愿(约1:14,3:17)。

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

1. 神这一次住在人间与命令摩西造圣所时住在人中间(出25: 8),有很大的不同。神命令摩西造圣所时是藉着圣灵住在人中间,而神这一次住在人间是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降世为人——道成了肉身,真实地住在我们中间,并且圣灵也在耶稣里面(太3:16)。

2. 另外,神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降世为人——道成了肉身,真实地住在我们中间,不只是满足了祂渴望住在人间的心愿,更是神救赎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耶稣降世,才能拯救世人的罪(约3:17)。

17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7)

E. 神拯救人类的最终目的——神的帐幕永远在人间,神与人永远同住,我们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人同住,作我们的神(启21:3)。

3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21:3)

F. 但是,神的救赎计划不是藉着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降世为人——道成了肉身,真实地住在我们中间,就一次性完全成就的。而是藉着被耶稣钉死在十字架、复活升天,以及再来,才能完全实现。对于今天的教会来说,这已经是被显明的奥秘(林前1:9-10)。

G. 因此,道成肉身的耶稣降生,住在我们中间33年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在地上40天之久向门徒显现,后被接到荣耀里(提前3:16),如今祂坐在父神的右边(罗8:34),等待着父神让祂再来的命令(太24:36)。

36“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24:36)

III. 耶稣对教会的渴望及荣耀应许

A. 道成肉身的耶稣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耶稣的离开与以西结看见神的荣耀离开是不同的,我们并没有失去与神的同在。耶稣知道有关祂的所有故事,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罗11:36),因此,在祂离开我们之前,祂对父神说出了祂对教会的渴望——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约17:24)

B. 耶稣的这个祷告是从一个全能神口里发出的最奇妙的祷告,显明了其心愿与渴望,以及在永恒里必将成就的事实(约13:36,启21:3)。

36…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约13:36)。

C. 耶稣所渴望的祂在哪里,愿你所赐给祂的人也同祂在那里——并不是说现在就将我们从这个世界带到祂那里去。我们要想真正明白耶稣的渴望,还要回到耶稣在上十字架之前一天,即周四晚上在马可楼的教导——我们看约翰福音15:7-10节。

7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10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15:7-10)

D. 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到,耶稣不仅仅是向父神表达了渴望教会与祂同在,同时,也对教会发出了应许——我们若常将神的话放在我们里面,我们就常在祂的里面,我们若遵守神的命令,就常在祂的爱里。这是耶稣对教会的荣耀应许,这一荣耀应许确保我们在神的救赎计划最终实现之前,在今生就可以享受、经历及体验到神的同在。

E. 不止如此,耶稣为了鼓励我们能享受、经历及体验到神的同在,还为我们做了见证——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15:10)。

IV. 常在神里面——神的话常在我们里面

A. 从耶稣给教会的这个荣耀应许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将我们如何对待祂的话作为衡量是否与祂同在的标准。常在神里面的表现——神的话常在我们里面,神的话常在我们里面的表现——遵行神的话,遵行神的话——就常在祂的爱里(约15:7,10)。其关键环节是遵行神的话,这是察验神的话是否在我们里面的凭据(雅2:22)。

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雅2:22)

B. 弟兄姊妹,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享受、经历及体验神的同在,而得到的途径就是操练——多听神的话(听道,罗7:10)、多读神的话(读经,启1:3)、多说神的话(对神说——祷告,启5:8,8:3)、多讲神的话(对人传讲,太5:19),随着我们操练时间的增长,神的所想、所感、所言和所行会逐渐充满我们的心,及改变我们的行为。

C. 另外,明白耶稣对天父言行的态度(约14:3,15:10),会激励并改变我们对神话语的态度,以及经历及体验到祂对我们的爱。

31但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约14:31)

10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15:10)

D. 用耶稣的话充满我们的心,并以此来引领我们的行为,这是我们爱祂的表现(约14:21,15:7,10)。我们越是使神的话常在我们里面,祂的话就会越多地带着权柄行在我们身上,这是我们与祂同工最核心意义——因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弗2:10)。

10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

E. 在没有与神同在的情况下过基督徒的生活是一个重大的属灵亏损——无法领受、经历及体验神的爱。我们不要再靠自己的努力去爱神和人,而是要不断地回到与耶稣的同在中——即用神教导的方式去爱神和爱人,这会使我们有能力去爱。

F. 3500年前,摩西就告诉以色列人——遵行顺服神和爱神的命令,即进入与神的同在并不难。因祂的话不难行——我们都能做到,离我们也不很远——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海外——没有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遵行神的话——爱神的能力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口中,在我们心里,我们都可以遵行。任何人除了自己的抵挡和拒绝以外,其它的任何事都拦阻不了你遵行神的话(申30:11-14,罗8:35,39)。

11“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不是你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12不是在天上…13也不是在海外…14这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申30:11-14)

35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39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8:35,39)

G. 弟兄姊妹,让我彼此鼓励,一起操练,使以马内利不再是一句我们见到招呼的语言,而是使我们可以真正享受、经历及体验神的同在。阿门!

Previous
Previous

践行大使命——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Next
Next

忍受试探的人必得生命的冠冕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