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喂饱五千人并行走在水面上(可6章)
毕迈可牧师
第十五讲 喂饱五千人并行走在水面上(可6章)
I .简介
A.在这部分,我们要来看耶稣最后一次到拿撒勒(可6:1-6a)、他第三次(最后一次)的加利利之行(可 6:6b)、差遣使徒(可 6:7-13;参阅第14讲)、施洗约翰的死(可 6:14-29)、喂饱五千人(可6:35-44)和行走在水面(可6:47-52)。
B.这些事件发生在加利利,时间大约在公元28年末到公元29年春之间。
II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可6:1-6)
A.拿撒勒人厌弃耶稣。(可6:1-6;可13:54-58)耶稣让他的门徒看见,他甚至会被最亲近的人厌弃,因此他们可认识到,被厌弃是扩展神国的一部分。耶稣两次被拿撒勒人厌弃。(路4:16-30;可6:1-6)
1 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也跟从他。2 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稀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 3 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他们就厌弃他。 4 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5 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 6 他也诧异他们不信,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可6:1-6)
B.从哪里:他们质疑他能力和智慧的来源(6:2),因为听到耶路撒冷领袖们说耶稣能力的来源是魔鬼(可3:22)。
C.他也诧异:将近两年来,许多关于耶稣大能神迹的见证被传开。马太福音记载他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太13:58)。神选择不多行神迹来回应他子民对他的小信。
D.厌弃:耶稣的新教导不是从那些人领受的,他也不向他们行大神迹。拿撒勒人认定耶稣只不过是他们当中的一份子,靠劳力为生。耶稣用一个著名谚语来解释这个原则——亲密生轻蔑。
E.周围乡村:耶稣第三次(最后一次)的加利利之行(可 6:6;太9:35-38)在公元28年末。耶稣深深渴望所有的人都能听到福音,因此他去到许多村庄。
F.耶稣委任并差遣十二使徒 (可6:7-13;太 10:1-42;路9:1-6)。他在公元29年初,差派他们出去。他充满热情地要与他子民同工,因此他恩膏他们去传讲好消息。
7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鬼…… 12 门徒就出去,传道叫人悔改,13 又赶出许多的鬼,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可6:7-13)
III .希律安提帕杀死施洗约翰(可6:14-34)
A.希律安提帕杀死施洗约翰(可6:14-29;参考太14:1-2;路9:7-9)。马可对施洗约翰被杀的描绘多于对他事工的记录(可1:4-8),为什么呢?因为约翰的死是一个因传讲神话语遭受逼迫甚至被杀的例子, 施洗约翰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太11:11),他是面临大逼迫依然忠心的极佳代表,他拒绝在神给他的信息上退缩。
14 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希律王听见了,就说:“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了,所以这些异能由他里面发出来。…… 17 先是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去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 18 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 19 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可6:14-19)
B.希罗底等待一个时机来劝说希律处死施洗约翰(可6:21-26)。
21 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做首领的。 22 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 …… 24 她就出去对她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可6:21-24)
C.门徒服事回来报告耶稣,耶稣就和门徒一起坐船退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伯塞大的东南边(可6:30-34;参考太14:13-14;路9:10-11;约 6:1-3)。耶稣理解他们最大的需要之一就是领受神做事方法的教导。
30 使徒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做的事、所传的道全告诉他。 31 他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也没有工夫。 32 他们就坐船,暗暗地往旷野地方去。 33 众人看见他们去,有许多认识他们的,就从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里,比他们先赶到了。 34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可6:30-34)
IV .喂饱五千人以及在水面上行走——更伟大的摩西
A.耶稣行了两个必须一起理解的神迹——喂饱五千人和在水面上行走。这些神迹显示出耶稣是神的儿子,比摩西更大。他可以在旷野中超自然地提供食物,并且可以施行大能命令大海。
B.喂饱五千人体现出耶稣是他们的供应者,在水面上行走体现出他是他们的保护者。这些神迹表达出,当人的资源短缺时,耶稣会供应;当人的能力有限时,耶稣会保护。这些神迹揭示出耶稣是神的儿子,也预示了他在末世将行的神迹(弥迦书7:15) 。
C.两个类似的神迹发生在逾越节(约6:4),是神从埃及救出他百姓的历史事件。逾越节提醒子民神曾超自然地赐下吗哪、让海水分开。神在食物和水上的大能是以色列救恩历史的关键部分。
D.当耶稣让饼倍增、在水面上行走时,他是在宣告他就是神,在神凡事都能(路1:37),因此他配得他们的爱和顺服。
V .耶稣喂饱五千人(可6:35-46)
A.耶稣为了五千人增倍食物(可 6:35-44;太 14:15-21;路 9:12-17;约 6:4-13)。这发生在加利利海东北部的一个偏远地区,在伯赛大南部几英里。喂饱五千人是唯一的一个四部福音书都记载的神迹,马可另外也提到了二次(6:52; 8:17-21),强调其重要性——揭示了耶稣的神性。
35 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 36 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 37 耶稣回答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 (可 6:35-37)
B.给他们吃:耶稣要门徒做一些超出他们能力和资源的事情。耶稣想要门徒靠着仰望他来完成他的旨意。但是他们只是定睛在自己的资源上结果不能完成呼召。一钱约等于一天的工资(10钱等于一两银子),二十两银子是九个月的工资,大约现今的20000美金。
C.耶稣吩咐他们坐下。这种百人一组、五十人一组的管理方式让我们想起摩西出埃及时领导以色列民安营的排列(出18:21)。
38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可以去看看。”他们知道了,就说:“五个饼,两条鱼。”39 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地坐在青草地上。 40 众人就一排一排地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41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掰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 42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 43 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44 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可 6:38-44)
D.十二篮:耶稣的供应充足,有十二篮多余的食物。这可能代表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表示耶稣是那位受膏带领以色列的。十二使徒每个人都提着一个篮子,走在人群里,发食物给他们。
E.这个神迹发生在公元29年逾越节之前(约6:4)。逾越节是以色列庆祝从埃及为奴之地被神拯救的节日——神以一系列伟大神迹拯救了他们。
4 那时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 11 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分给那坐着的人,分鱼也是这样,都随着他们所要的…… 14 众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15 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做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16 到了晚上,他的门徒下海边去, 17 上了船,要过海往迦百农去。天已经黑了,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 18 忽然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来。(约6:4-18)
F.先知:喂饱五千人促使一些加利利人想要强逼耶稣为王,因为他们看出来他是摩西曾预言(申18:15)的“那位先知”(约6:14-15)。
G.独自一个人:耶稣独自一人上山祷告(可6:46),避开那些强逼他做王的人。我想他是在为门徒们祷告,让他们得着开启晓得他是人亦是神。
46 他既辞别了他们,就往山上去祷告。(可6:46)
VI .耶稣在水面上行走(可6:47-52)
A.耶稣在加利利海上行走(可 6:47-52;太 14:24-33;约 6:16-21)。喂饱五千人是一个神迹, 是为了要教导门徒知道耶稣的身份是神的儿子,在水面上行走也是为了再次证实。四更天是在早上3点到6点。
45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伯赛大去,等他叫众人散开。 46 他既辞别了他们,就往山上去祷告。 47 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稣独自在岸上; 48 看见门徒因风不顺,摇橹甚苦。夜里约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们那里去,意思要走过他们去。 49 但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以为是鬼怪,就喊叫起来; 50 因为他们都看见了他,且甚惊慌。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51 于是到他们那里,上了船,风就住了;他们心里十分惊奇。 52 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心里还是愚顽。(可 6:45-52)
B.立刻:耶稣催促门徒离开海边(可 6:45)。他催促门徒赶快开船,可能是不想门徒更加搅动人群,告诉他们喂饱五千人的细节,因为当时门徒还不了解耶稣的神性和使命。同时,耶稣要用行在水面上来教导门徒,只有神有能力降服被造物及其自然规律。
C.另一边:马可描述门徒将船驶向另一边(可 6:45),是因为他们要渡水过去到另一边 ,但是也没有很远。
1.重温:当门徒们从布道的旅途返回,向耶稣汇报, 耶稣和门徒们撤到了偏远的地区,就是伯赛大的东南部(可6:30-34; 路 9:10),人们可以走得到,耶稣就是在这个地方喂饱了五千人。
2.在喂饱了五千人之后,耶稣用船将门徒先送走,然后去一座山上祷告。门徒向北朝着伯赛大开去(可6:45),但是强风使他们稍微向西南方向至迦百农(约6:16),他们行至革尼撒勒(可6:53)。迦百农在伯赛大以西6英里,两个城市都在沿海同一方向的北海岸。
16 …他的门徒…, 17 上了船,要过海往迦百农去。天已经黑了,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 18 忽然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来。 19 门徒摇橹约行了十里多路,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走…21 门徒就喜欢接他上船,船立时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约 6:16-21)
D.在水上行走:耶稣行了一个比平静风浪更大的神迹(可4:35-41)。这神迹显示了他能改变自然规律。 他有权柄使彼得也行在水面。除了在水上行走,耶稣使船立刻到岸(约6:21)。神给亚当治理海洋的使命(创1:28),当他犯罪时失去了那个权柄。 作为新的亚当,耶稣介入人类,恢复了神创造人类的初衷及目的(林前15:45)。
E.不要害怕:他们害怕以为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鬼(可6:49),彼得在水上行走时害怕风浪(太14:30)。 因为耶稣是主,所以即使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也不需要害怕缺乏供给或保护。
F.彼得在水面上行走(太14:28-31)。只有马太福音记载到,彼得大胆要求耶稣让他在水面上行走 (14:28)。耶稣给他一个命令和应许(14:29)。彼得最开始以信心定睛在耶稣身上,但是很快他却注目在强风,使他心生害怕,然后对耶稣的话产生怀疑,就沉下去了(14:30)。
28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29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 30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31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 32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 33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神的儿子了。” (太14:28-33)
1.耶稣纠正了彼得 (太 14:31),暗示彼得还没有完全相信耶稣是神。
2.你真是神的儿子:在看见耶稣喂饱五千人和在水面上行走的神迹后,他们现在了解了耶稣的身份是神的儿子,并且就在第二天他们再次肯定了这个事实(约 6:69),但是他们还没有了解耶稣的使命是钉死在十字架上(太 16:21-23)。
G.愚顽的心:马可阐述问题的根源来总结耶稣喂饱五千人和在水面上行走的故事——人们不了解耶稣借分饼喂饱五千人所要传达的信息,因为他们心里刚硬 (可 6:52)。
52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心里还是愚顽。 (可 6:52)
1.耶稣是拥有统管万有的至高神,并且他让门徒与他同工,应许成为他们的供应者(喂饱五千人)并且是保护者(使海听从的能力),所以他们可以完成生命中神的旨意。
2.他们还是不相信耶稣是神,即使耶稣已经给他们充分的理由来相信——他已经通过赶鬼,医病,胜过死亡、食物、大海、风暴等等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3.他们并没有正视这些由神摆在面前精心安排的事件。
4.耶稣所有的神迹,无论是在经文里或在我们的生命中,都在启示他是谁。
H.门徒因为愚顽的心在不同的场合被纠正——这并不是说他们是悖逆的,而是没有很好重视神的话和他的作为,也没有持守这些在他们眼前发生的事情所带出的信息(可6:52; 8:17; 16:14)。
17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 18 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 19 我擘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篮子呢?” E9 VC 他们说:“十二个。” (可 8:17-19)
14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 (可 16:14)
VII .耶稣教导生命的粮(约6:22-69)
A.喂饱五千人的神迹,是耶稣揭示他自己就是生命的粮 (约 6:32-59)。在迦百农的会(约 6:59), 耶稣使用这个神迹来将自己比作生命的粮,并向那些只是因为他的神迹而跟随他的人,解释他的身分为神的儿子。 许多人对耶稣感兴趣,是因为他有能力赐福他们,而不是因为尊荣他为神,视他为配得我们全心所爱及顺服的那位。
22第二天… 24群众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26耶稣回答:“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找我…是因为吃了饼又吃饱了。” (约 6:22-26)
B.耶稣是从天上而来的粮,超越那摩西给予以色列人的。他七次说他是从天而来,所以他是神圣的(6:33, 38, 41, 42, 50, 51, 58)。耶稣没有说他“有”从天上而来的粮,他说他就是从天而来的粮。然而他们只接受耶稣为一个神所膏的人,但不是一个来自天上的神。
32耶稣对他们说:“…不是摩西把那从天上来的食物赐给你们,而是我父把天上来的真食物赐给你们; 33因为 神的食物就是从天上降下来…”… 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食物... 40因为我父的旨意,是要使所有看见了子而信的人有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使他们复活。”…41犹太人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物”,就纷纷议论他。 42他们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他现在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约6:32-42)
C.耶稣以自己是从天而来的粮与摩西供应的吗哪作比较。他以吃他的肉及饮他的血作为信他的象征。喝他的血,是指有一天他会为他们舍去生命。 吃血对以色列人来说是很有冒犯性的(利 3:17; 17:10-14)。
49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 51我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食物,人若吃了这食物,就必活到永远。我要赐的食物就是我的肉,是为了世人的生命而赐的。…52于是,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 53耶稣就对他们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约 6:49-53)
D.许多耶稣的信徒因为他声称是生命之粮而受冒犯。即使今天许多人也因耶稣的信息和领导而被冒犯。 他们总是要按他们自己的条件与耶稣建立关系,但耶稣要求人们以他就是神的前提身份来认识他。
61…就对他们说:“这话使你们动摇吗?… 62如果你们看见人子升到他原来所在的地方,又怎样呢? ”…66从此,他的门徒中有许多人退去了,不再与他同行。 67于是耶稣对十二门徒说:“你们也想离去吗?” 68西门彼得回答:“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 69我们已经相信,并且知道你是 神的圣者。”(约 6:61-69)
E.彼得代表使徒们发言,说他们现在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