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十二门徒的使命(太10章)
毕迈可牧师
第十四讲 十二门徒的使命(太10章)
I .引言
A.在这部分, 我们会看到耶稣怎样差遣门徒(太10:1-42;可6:7-13;路9:1-6)。
B.这可能发生在主后29年初的加利利,约在耶稣受死的前一年。马太福音第10章记录关于耶稣的信息,比马可福音第6章或路加福音第9章更加详细。在马太福音中这类信息是第二长的——通常被称为“宣教训言”,为那些从事宣教事工、在外宣教的信徒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宣教守则。
C.起初,这些守则(太10:5-15,23)是耶稣教导给十二门徒在以色列境内传福音时应用,后来这些守则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教会传福音给万邦的大使命中(太10:18,22)。这些守则在今天仍然非常重要,这是耶稣向他的仆人们所传授的宣教事工守则,贯穿于整个教会历史。
II .门徒被授予新的权柄(太10:1-8)
A.门徒使命的背景:耶稣在加利利的第三次和最后一次宣教可能发生在主后28年末(太9:35-38;可6:6)。他教导门徒祈求主打发更多的工人来收割庄稼。
35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宣讲…又医治各样的病症。 36 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37 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 38 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5-38)
B.耶稣差遣十二门徒(太10:1-4;可6:7;加9:1-2)。耶稣为了收割庄稼而打发工人出去(太9:38),耶稣差遣十二门徒去传讲天国消息和释放他的能力,他们是第一批被差出去的工人。
1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2 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 3 腓力和巴多罗买,多马和税吏马太…雅各… 4 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太10:1-4)
1.圣经没有提过门徒在此之前医治过病人。耶稣行使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权力,甚至摩西和以利亚都没有这样的权力,能像耶稣一样把权柄分赐给门徒。以利亚的能力传给以利沙,也是在他被接上天之后。
2.后来,耶稣差遣他们到列国(外邦人中),并强调所有的信徒都能够传福音、医病、赶鬼(太28:18-20;可16:17-20)。对外邦人传福音是在耶稣复活后才成为使命的。
17 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 18 …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可16:17-18)
3.使徒:“使徒”这个词是指被权柄差派出去代表其尊荣的人。十二使徒曾跟随耶稣一起长途服待,现在被授予一个正式的头衔——使徒。
4.圣经提供了四份使徒名单(太10:2-4;可3:16-19;路6:13-16;徒1:13)。
5.选召十二使徒以呼应以色列十二支派(太19:28),目的是为了强调弥赛亚国度。
6.马可福音中强调耶稣以二人同行的形式差遣他们(可6:7)。两人同行可以互相供应、保护和彼此负责。
7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可6:7)
III .耶稣给门徒旅行宣道时的指示(太10:5-10)
A.耶稣传讲“宣教训言”来预备门徒进入新的使命。
B.起初他们的呼召只是去以色列(10:5-6)。只有马太福音提到这点,后来耶稣给他们新的呼召,也去到外邦人的地方。(太10:18;28:19)
5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 6 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太10:5-6)
C.耶稣强调神的信实来完成他和以色列的约,基督教既不是一个独立族群的宗教,也不是外邦人的宗教,保罗强调“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1:16,11:11-12,25-26;徒13:46;18:6;19:9;28:25-28),神给外邦人带来救赎就像枝子接在亚伯拉罕的树上。
16 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1:16)
1.要明白教会是诞生于犹太背景下,如此罗马书11章的信息才能突显于末世,也就是外邦人得到福音应对犹太人感恩。
2.耶稣强调父神是信实的,父神会对以色列守约。神差遣耶稣来表明他对以色列的爱,耶稣首先是以色列的救赎主,以色列历代得赎的盼望就在犹太人基督徒身上实现。
D.马太记载了外邦人接受救赎(太2:1-12; 3:9; 8:10-11; 10:18; 12:18; 15:21-28; 22:1-10; 21:43; 24:14; 28:19)。使徒向外邦人传福音引起争议,即使在耶稣复活后依旧如此(徒11:1-18; 15:1-20)。
1.十二使徒们很可能在神学或者属灵上尚未准备好去向不同文化的外邦人传福音——就如约翰想要用火降在撒玛利亚的村庄(路9:52-56)。
2.很可能在他们宣教的开始,耶稣不想他们去面对,因为他们与外邦人和撒玛利亚人相处,会引起犹太领袖的敌对。
E.使徒所传的信息与施洗约翰(太3:2)及耶稣(太4:17)一样,并且以大能来证明神国的大好讯息。
7 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8 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风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10:7-8)
1.他们去许多地方讲道、行神迹。除了治疗麻风病人之外,所有这些神迹都记录在使徒行传(3:1-10; 8:7,13; 9:36-43; 14:8-10; 19:13-16; 20:7-12)。
2.白白地舍去:他们不为他们的医治收钱,因为他们是白白的接受恩典。
IV.宣教旅程要带的东西(太10:9-15)
A.耶稣告诉门徒应该携带的物资。(太 10:9-15;可 6:8-11;路 9:3-5)
9 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 10 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 11 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 12 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 13 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 14 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 15 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 (太 10:9-15)
B.原则是简单化(轻装,减少累赘)。门徒需有大使命的迫切感、依赖神的信心,并与服侍者保持联系。
C.在历史上,教会并没有被要求一板一眼地遵守这里的吩咐(在耶稣复活之前)。我们是要遵循这里的原则。
D.腰带里不要带钱:他们不带足够的钱来维持他们的长期服侍。
1.耶稣不希望他们在宣教旅程期间积累金钱,这可能是为了保持差传纯正的动机,以及在危险道路上保障门徒的安全 ,并且门徒向被传者展示他们的诚意。
2.一项与金钱有关的试探诱惑:传道人或会因经费而调整他们的信息,以取悦会众。
3.圣经教导传道人应受经济上的祝福。(申25:4;林前9:4-18;11:7;提前5:18;帖3:9)。
E.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耶稣告诉他们,不要带多余的鞋。路加解释说要他们不要带多余的鞋和拐杖(这里是复数),而不是禁止他们穿鞋(路10:4)。他们必需的饮食和衣服是由那些接受他们侍奉的当地人给予的。
F.这些特定的限制是暂时的,并且在耶稣复活后,教会的环境艰难,不能依照这样的要求。在以色列城镇的犹太人中间,招待是常见的,但是当他们在外邦人地区宣道时,就不能期望这种热情招待。
35他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有钱囊,没有口袋,没有鞋,你们缺少甚么没有。他们说,没有。 36耶稣说,但如今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路 22:35-36)
G.问谁是配得:耶稣指示门徒如何有安全的住宿(10:11)。当进入一个城镇,他们该去寻找那些配得的人,住在那些配得住进的接待家庭中,不是最豪华的家或者是最有关系的人。配得的人指的是那些愿意接受关于耶稣信息的人,不支持耶稣的就被认为是不配得。门徒作为耶稣的代表在离开接待家庭的时候,门徒会祝福接待家庭。
H.在同一个接待家庭居住:他们要留在同一间房子里,即使有更好的住所出现,为了避免负面的忌妒发生,也不要换地方。并藉由多住几天,能使这个接待家庭对门徒品格有真正的了解。
I.抖下尘土:当一个虔诚的犹太人,从外邦人之地回来时,从他们的脚上抖掉尘土是他们弃绝异教徒污染之地的象征。保罗在他的信息被拒绝时会作这个先知性的动作(徒13:51;18:6)。
J.请他的安:使徒们对一个尊荣为神作工的家庭发出的祝福是大有能力的,这远超过我们日常的问候。
K.取回你的平安:这话是因为那些接待门徒后又因人排挤,屈服于压力下,不再愿意与耶稣站立一起的家庭而说的。
L.所多玛所受的比这城还容易:比起所多玛得到的审判,在那个世代犹太城里拒绝耶稣的人将得到更严厉的审判(创18:20-19:28)。
1.在福音已被神迹证实后仍拒绝福音的人,所犯的罪比所多玛的那些人更重。
2.愈来愈严厉的原因是他们拒绝,神迹证实的基督的启示。在永恒的审判中将有不同程度的惩罚(路12:47-48)。
V .耶稣要门徒预备接受迫害(太10:16-25)
A.耶稣描述了门徒将经历的迫害以及应如何回应。
B.在耶稣复活后,他们的事工遇上了许多迫害。这段话适用于他们的生活和在整个教会历史中信徒的生活。此段经文与马可福音、路加福音所记载平行,同样表达耶稣的末世信息(可13:9-13;路21:12)。
16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 17 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 18 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19 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 20 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 (太10:16-20)
C.羊入狼群:门徒需要为一些想要摧毁他们的人做好准备。
D.灵巧像蛇:耶稣是指他的民是羊(太9:36)。耶稣叫他们不要天真,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却不妥协神的道。门徒对人要谨慎,避免落入那些伤害他们的恶人手中。驯良像鸽子是指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要有纯正的动机和意图。换句话说,门徒行事为人既要精明也要纯真无伪。而有些人则是像毒害的蛇和愚蠢的鸽子!
E.君王与官员:没有证据指出门徒们在耶稣复活前要站在君王及官员面前被审判。所以,耶稣在这里讲及被迫害的事是指复活后。在使徒行传及整个教会历史中,门徒们被带到犹太及外邦人的法庭受审判 (4:1-22; 5:17-41; 6:12-8:3; 12:1-19; 16:19-40; 21:27-28:31)。
F.父的灵:在逼迫中主仍会保守他的子民,即使门徒身陷囹圄。信徒被带到会堂及法庭,他们为自己的信仰辩护时也不会感到惊慌。
G.敌对也会来自人的家庭,不仅是宗教和政府当局。当家庭成员也相互相迫害,迫害就加剧了(10:21,34-36)。
21 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 22 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23 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 (太10:21-23)
H.被众人憎恨:耶稣要他的门徒预备未来被拒绝。
I.逃到另一个城市:耶稣要他的子民忍耐,但不是以愚蠢的胆量行事。
J.耶稣描述关于逼迫带来的影响(10:24-31)
24 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 25 学生和先生一样,仆人和主人一样,也就罢了。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何况他的家人呢? 26 所以不要怕他们,因为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27 我在暗中告诉你们的,你们要在明处说出来;你们耳中所听的,要在房上宣扬出来。 28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唯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 29 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 30 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 31 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太10:24-31)
K.称为别西卜:犹太教领袖声称耶稣使用魔鬼的能力去从人身上赶鬼。他们称呼耶稣为别西卜——鬼王(可3:22-27)。
L.要惧怕那位能把灵魂和身体都灭在地狱里的:人能对你所作的最糟的迫害,不能与神对那些拒绝他救恩和领导之人的审判相提并论。
M.对于耶稣的信息只有两种合理的回应(10:32-42)。这是重述耶稣在登山宝训的最后的教导。(太7:13-27)
32 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33 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10:32-33)
N.耶稣在这个时代不是要挪走关系上的冲突,却保证会有挫折(10:34)。他教导人们必须彼此相爱,但是他们必须要爱他更多。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关系都会被试验,甚至是家人之间的关系。
34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 35 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 36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37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 38 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做我的门徒。 39 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太 10:34-38)
O.神的子民必须领受神的信息并且在困难面前一同站立(太10:40-42)。
40 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 41 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 42 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太10:40-42)
1.接待耶稣的使者,也就是接待祂和祂的父神。一个人如何接待祂的仆人就表达了他们对那个打发他来之人的态度,门徒代表了差他们的耶稣。根据上下文,小子指那些在受到逼迫时仍忠心于主的门徒们。
2.任何人给予差传者一杯凉水或一个帮助,他都会得到从神来的赏赐。那做在耶稣门徒身上最轻微的善意举动都会得神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