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按着外貌待人,要受无怜悯的审判

JASMINE

1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4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5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祂所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国吗?6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吗?7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所敬奉:或译被称)的尊名吗?…9但你们若按着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13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2:1-13)

概论

A雅各说:按照外貌待人就是偏心,是恶意断定人(2:4),是把自己放在审判官的位置,来审判人,是亵渎神的名(2:6),是犯罪(2:9)。我们知道有审判权柄的只有一位,就是耶稣,我们没有审判人的权柄。这是不怜悯人得表现,要受无怜悯的审判(2:13)。

B雅各讲到的“按照外貌待人”是发生在会堂里,会堂里的人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价值取向对进入会堂的人凭外貌(依着、地位、金钱、学历……)被分门别类对待,这也是今天教会被世俗化的一个缩影,使教会成为贼窝,成为作买卖的地方。这是耶稣所痛恨的.

C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曾经两次洁净圣殿。 第一次是祂出来传道的时候。 记载在约翰福音第二章(约2:12-22),这次行动发生在他事工的开始阶段。耶稣说: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我父的殿是祷告的殿(赛56:7)

D耶稣第二次洁净圣殿(可11:15-17,太21:12-13,路19:45-46),发生在耶稣事工的最后一周,即受难周。耶稣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太21:13)

E耶稣二次洁净圣殿然让我们看到:耶稣为父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2:17)。今天借着雅各所说:在会堂里按外貌待人,是偏心,是用恶意断定人,来看看耶稣把我们每一个人带入教会,祂的心意是什么?

 II 教会——-一个身体,互相配搭,彼此相爱,成就神的计划

12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13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14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18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22……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23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它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24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25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26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12:22-26)

A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18节)---教会是神照着自己的想法召聚来的一群人。不分肤色、国家、身份、贫富。是神配搭这身子(教会)。

B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22节)---教会软弱的肢体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少的(22节)。他们的“软弱”只是“人以为”的,神在软弱的肢体上往往安排了我们所缺少的---就如雅各说的神叫贫穷人在信上富足。

C 神在我们的教会中安排了许多看似“软弱、不体面、不俊美”的肢体,一方面用来试炼其他人,光照自以为富足的肢体,看到到自己里面没有怜悯、没有爱心。另一方面,神要在这些软弱肢体上彰显祂的荣耀。他们的信心会经历神的神迹,这些人生命被翻转,神极大的恩膏能力要在这些软弱的肢体身上彰显出来。

D 因为基督的身体(教会)不是人刻意安排出来的,而是神照着自己的旨意”选招、配搭”(24节)出来的。因此,我们没有权利挑挑拣拣,不能只想要我们看中的肢体,不要我们看不中的肢体。

E 因为神的旨意不是要突出某些肢体的「俊美」(24节),而是要“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24节),让每个肢体都学习用自己的功用去「彼此相顾」(25节),一起享用身体的供应、显明身体的见证。这就是雅各书上说的:叫贫穷人在信上富足,承受祂的应许。

F 而分门别类(25节),就是高举某些肢体,只与一个小圈子里的肢体互动,对别的肢体却无动于衷,这不是神配搭身体的原则。这也是雅各说的按照外貌待人就是高举人。

G 同一个身体里的肢体之间有耶稣相连,所以必然有一同受苦、一同快乐(26节)的肢体感觉。而分门别类、嫉妒纷争、彼此轻看、彼此论断,都不是耶稣肢体应有的感觉。肢体的感觉是彼此怜悯、恩慈,彼此相顾,配搭,作神忠心的管家。不活在身体里就没有肢体的感觉,也得不着身体的供应,只是「假肢」而已,就是不信基督。

H  因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罗9:15)。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9:16)。如果不是神以怜悯和恩待来拣选我们,我们都不能在他面前存活。我们无论怎样定意和奔跑都行不出神的良善。所以并没有人配得神的怜悯和恩典(15节),神发怜悯的原因完全是出于祂自己的主权,出于祂怜悯的爱,不在乎人的意志或行为。

III怜悯是爱,是神的性情,我们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我们必须有怜悯,能饶恕,才会进入神的国

耶和华在他(摩西)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

A 神在摩西面前介绍自己的时候,祂对人类首要的性情宣告: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

B 我们能来到父神的面前,就是因着祂的怜悯和恩典才有祂独生的儿子在十字架上的甘愿舍命、流血,换回我们的生命。

C 如今我们得到了神的怜悯和爱,我们也要把这样怜悯的爱释放在我们的家人、亲属、教会的弟兄姐妹身上。没有怜悯的爱,我们就是一个鸣的罗,响的拨(林前13:2)。

 IV 我们来看一段经文,神是怎么样怜悯我们,赐恩典给我们。如果我们不能这样给别人怜悯、恩典,就要受无怜悯的审判。

23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24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25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26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27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太18:23-34)。

A 主的公义---审判(抓起来判刑)、偿还债务(买妻子儿女,卖家产)

B 仆人俯伏—-降服,悔改;拜祂—真心谦卑的态度;

C  主阿,宽容我---呼求主怜悯和恩典;将来我都要还清---许愿奉献

D 主的怜悯---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

E 主的恩典---免了祂的债,不用还钱了。

F 这个故事讲到我们信主的人是怎样经历主的怜悯和恩慈,一千万银子表示我们所欠的债是个无法偿还的大数目。

G 虽然我们实际并无还清的力量,但只要我们在神面前肯谦卑悔改---俯伏拜他,求主赦免---主阿,宽容我,并且有一颗愿作的心---将来我都要还清,就必蒙悦纳(参林后八12)。

V  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

28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29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罢,将来我必还清。”30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31众同伴看见他所作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32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33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么?”34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35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18:28-35)

A十两银子---和他自己欠主人的一千万银子相比,两者相差悬殊。

B 仆人态度---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指不肯放过他的

C 欠债的同伴---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罢,将来我必还清,与仆人在神面前的态度一样谦卑呼求,需要怜悯。

D 仆人的态度---把他下在监里,仆人用“公义的原”对付别人的亏欠,而不肯以“怜悯恩典的原则”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欠债是“怜悯恩典”的原则。

E  我们天然人是以怜悯恩典对待自己,而以公义对待别人;但主却是要我们以公义对待自己,而以怜悯恩典对待别人。

E 教会众肢体代祷---众同伴看见他所作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他们的呼求达于神前。

F 主人对仆人的判断--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G 主人对仆人的公义--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神的公义的审判临到仆人。

H雅各说:那不怜悯人的(13节),不但无视神说的爱人如己(8节)的律法和神的心意(亚七9-10),而且骄傲地以为自己不需要怜悯,所以神就按照公义的原则审判他(太十八34),让他受无怜悯的审判(13节)。

I 相反,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13节)。因为一个真心怜悯人的,是因着承认自己也是需要被怜悯的罪人,所以神也会按照怜悯的原则恩待我们,那时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太五7)。

J 就像神在基督里怜悯饶恕了你们一样,要仁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4:32)

总结:

弥迦书:6: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A  如何满足神的心意---祂向我们所要的是什么呢?

B 满足神的心意4个条件---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C 这里提出良善的四个方面:(1)行公义,指对事公平、正直,不偏心(2)好怜悯,指对人存怜悯的爱心;(3)存谦卑的心,指对己不自大,;(4)与你的神同行,我们时刻以神为我们生活中心,我们的行为要与神的话一致去生活 。

D 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四个原则:对事公义,对人怜悯,对己虚心,与神同行。

 

 

Previous
Previous

基督徒说话的五种智慧2-1

Next
Next

爱人如己的表达——不可按着外貌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