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耶稣给以弗所教会的信息(启2:1-7)

JETHRO

I. 主要信息:要回到起初的爱(启2:1-7)

A. 耶稣给以弗所教会的主要信息是呼召他们回到起初的爱(启2:4)。

1“你要写信给以弗所教会的使者说,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说:2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你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看出他们是假的来。3你也能忍耐,曾为我的名劳苦,并不乏倦。4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5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6然而,你还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这也是我所恨恶的。7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 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1-7)

B. 耶稣肯定了他们为着祂的缘故而殷勤的工作,以及为真理而站立,但要求他们为忽视爱祂而悔改。祂向胜过这一点的信徒提供特定的祝福。 

II. 以弗所城及以弗所教会

A. 以弗所城是罗马小亚细亚省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也是其最大的城市,人口25万。它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海港城市,也是亚细亚偶像敬拜的中心,拥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底米神庙。神庙长130米,宽70米,由126根高18米的大理石柱支撑,它参杂了宗教和淫乱的元素。因亚细亚许多人到以弗所城拜亚底米及购买银铜制的偶像用品的缘故,当时银器匠收获颇丰(徒19:24-25)。

B. 关于以弗所教会教会的背景,我们在此从使徒行传18:19-21、19章、20:17-38节及以弗所书、提摩太前书和提摩太后书来了解。

1. 使徒行传18:19-21节记录了保罗第二次传道旅程中第一次到以弗所的经历,他将百基拉、亚居拉留在那里(徒18:18-19,24-26)在辞别时他说:“神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

2. 使徒行传19章记录了保罗第三次传道旅程中第二次到以弗所,并建立了以弗所教会,距他第一次到以弗所不到一年的世间。约在公元53-55年,他在那里呆三年之久(徒19:8-10,20:31)。以弗所的大复兴影响了整个亚细亚(徒19:26-27),曾经狂热地崇拜亚底米的人变成了敬拜耶稣的人,人们对福音的强烈反应,以至于购买偶像的需求急剧减少,为此保罗受到攻击(徒19:23-41)并离开了以弗所(20:1)。

10 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细亚的…都听见主的道。11 神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 19…许多人把书(法术)拿来…焚烧…书价…共合五万块钱。 20 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 26 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细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20:1…保罗…就辞别起行…(徒19:10-26,20:1)

3. 使徒行传20:17-38节记录了保罗离开以弗所教会三个月之后,在第三次传道返回耶路撒冷,途经米利都(位于以弗所南52公里,徒20:17)时与以弗所教会长老的见面,保罗做了最著名的一篇讲道。保罗首先回顾了他在以弗所的服事,从中看到他“不以自己的性命为念,只要成就他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的服事精神(徒20:18-27)。同时他劝勉教会领袖“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扶助软弱的人”,以他为榜样,又当记念主耶稣“施比受更为有福”的话,并预言“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徒20:28-35)。最后是他们的分别祷告(徒20:36-38)。

4. 以弗所书是保罗在离开以弗所教会约五年之后,约公元60年,在罗马监狱中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保罗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使分散在各地的教会在统管万有的基督里合而为一,并且强调圣徒在基督里成为一体,以基督为中心。在这封书信中保罗劝勉以弗所教会应当记念他们的救恩(弗2:11-13),要诚心地爱耶稣(弗6:24)。

24 并愿所有诚心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都蒙恩惠!(弗6:24)

5. 提摩太前书和提摩太后书是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领袖提摩太的私人书信。保罗在公元后55年离开了以弗所,设立提摩太作为主要使徒领袖(提前1:3)。

a.  提摩太前书约写于公元62年,是保罗第一次被囚出狱之后在腓立比所写。保罗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教会警惕异端(提前1:3-4),教导提摩太如何治理教会及论述了教会生活的各种问题。

b.  提摩太后书约写于公元67年,保罗第二次被罗马帝国关押,在殉道之前写于罗马监狱。保罗劝勉提摩太要警惕假教师(提后1:15-16),持守善工,并盼望能见上最后一面。

C. 约在公元65年,约翰成为了以弗所得主要领袖。之后他被囚禁在距离以弗所约95公里的拔摩岛上,约在公元后90年,约翰写下了启示录,此时距保罗建立这一教会已近40年。当时,以弗所教会是自公元70年耶路撒冷教会冲散后,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教会。

III. 耶稣的自我启示:祂是手拿、恩膏和保护的那位(启2:1)

A. 通过耶稣的自我启示,显明了祂对教会领袖的温柔保护,并彰显出祂对教会的主权及与教会的同在。

1“你要写信给以弗所教会的使者说,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说:(启2:1)

B. 耶稣解释说,七星代表了七位天使或是教会的使徒领袖,在七个教会中各有一位(启1:20)。教会的“天使/使者”指的是在每个教会的使徒领袖。在启示录 2-3 中,祂将信息委托给了每个教会的领导团队。

20 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七个金灯台的奥祕,那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启1:16-20)

C. 那右手拿着七星:显明了祂温柔的关怀和委身,来帮助祂的教会的使者(天使)或使徒领袖。耶稣渴望恩膏祂的仆人成为明亮的星,装备教会成为接触所在地区的灯台。

1. 耶稣的右手握着祂教会的领袖们,显明了祂对教会领袖的支持、引导、释放并恩膏他们。

2. 大卫将神的右手与祂用慈爱保护他脱离起来攻击他的人联系起来(诗17:7)。神的右手也与神的喜悦(诗16:11)、神的救恩(诗18:35)、神的能力(诗20:6)以及尊贵的地位(来1:3)有关。

7求你显出你奇妙的慈爱来,你是那用右手拯救投靠你的,脱离起来攻击他们的人。(诗17:7)

D. 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显明耶稣对教会的主权及祂与教会特有的密切关系,祂在保护那些与祂同行的人,就像亚当在伊甸园与神同行一样。当神的仆人在服事中感到缺乏,或是无力胜过试探时,他们可以藉着明白耶稣把他们握在祂的右手中,并与他们结伴同行来帮助他们而获得力量。

14 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常在你营中行走,要救护你,将仇敌交给你,所以你的营理当圣洁,免得他…离开你。(申23:14)

IV. 对忠心的肯定:在劳碌中忍耐并持守真理

A. 耶稣肯定了他们的忠心及殷勤服事人和忍耐,自教会于公元53-55

年建立后的四十年里,即使在压力下仍能持守真理(启2:2-3,6)。

2 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坚忍),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你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看出他们是假的来。 3 你也能忍耐,曾为我的名劳苦,并不乏倦… 6 然而,你还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这也是我所恨恶的。(启2:2-3,6)

B. 你劳苦,并不乏倦(启2:3):他们殷勤地服事了许多人。耶稣记得我们因爱祂而服事他人所作的工(来6:10)。

10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来6:10)

C. 你不能容忍恶人:他们不会容忍那些在他们的呼召上撒谎并宣扬错误教义的假使徒。他们试验并暴露出了假使徒(林后11:13),这要求他们明白圣经真理和教会的生活方式。保罗曾警告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他走了之后必会有假教师在他们当中兴起,同时劝勉他们应当警醒(徒20:29-31)。

D. 你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恨恶就是不认同并起来抵挡。对尼哥拉一党人有两种解释。

1. 一是早期教父普遍认为是指尼哥拉的追随者。尼哥拉曾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一个执事,后来堕落到错误中(徒6:5)。第二世纪的爱任纽认为尼哥拉一党人毫无节制地放纵肉体,尤其是淫乱

                  的事。这种对“恩典中的自由”的同样扭曲在今天也很常见。

4 …有些人偷着进来…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犹4)

2. 对尼哥拉一党人的另一种解释,它是两个希腊词nico(to rule统治)和 laos(the people人民)的音译,因此有“统治平信徒的人”之意。这种观点指的是被教会制度不恰当地高举的具有属灵威权的领袖,一般指在信徒之上的圣品阶级,包办属灵服事,辖管他们所服事的平信徒。

V. 对妥协的责备:忽略了培养对耶稣的爱

A. 耶稣责备他们离弃了对祂忠诚的爱,这爱最初在使徒行传19章的伟大复兴中是如此突出。服事和教义的纯正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永远不能取代花时间培养我们对耶稣的爱和与耶稣的交通。培养对耶稣深厚而持久的爱需要时间,首先需要培养一颗专注于祂并连结于祂的心。

4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启2:4)

B. 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耶稣爱祂的子民,祂有资格对他们说“救赎性责备”的话。耶稣责备他们在事工中忽略了培养对祂的爱,他们认为增加他们的事工比增加对耶稣的爱更重要,成为了事工导向型的教会。

19 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启3:19)

C. 尽心、尽性、尽意爱神是第一且最大的诫命(太22:37-18)。在我们的生命中,神给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增长对祂的爱。不以与耶稣亲密为基础的事工将导致受伤、痛苦、失去兴趣和精疲力竭。

6…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4:6)

VI. 对责备应有的回应:回想、悔改并采取行动

A. 耶稣呼召他们用三种方式来恢复他们的爱——回想、悔改和行动。

5 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起初所行的事。…(启2:5a)

B. 回想:耶稣劝勉他们要回想过去他们是如何爱祂并与祂共度时光的。他们离弃了起初的爱,但没有离弃他们对邪恶的恨恶。我们要回想祂的良善和我们过去对祂的委身,圣灵会帮助我们回到我们起初那新鲜的爱。试想:你还记得曾经愿为耶稣不惜献上一切时所感受到的喜悦吗?

C. 悔改:他们要通过改变自己的人生愿景、优先事项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他们使用时间和金钱的方式),来为这种离弃或忽略悔改,以追求爱耶稣为他们心中的第一梦想。通过耶稣呼召他们为这种离弃悔改,显明祂将这种离弃视为罪,而不仅仅是软弱。我们要为仅仅满足事工增长却没有追求与耶稣建立亲密关系的增长而悔改

D. 行动:当他们对耶稣的爱重新感到新鲜而强烈时,他们将行他们起初所行的事。马丽亚“选择”了那上好的福分,她一生都在持守,我们必须像马丽亚一样去选择,因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路10:42)

1. 培养一颗对耶稣的爱需要时间和努力,这是一件我们必须刻意做的事情。爱不会自动增长,相反,它会自动减少,除非我们有意识地培养一颗能积极、正确回应的心。

2. 彻底地生活在神面前的定义是数十年都能与神保持鲜活的同行。我们还不够彻底,因为我们只能持续几星期或几个月去做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VII. 对责备不回应的警告:临到你,把你的灯台挪去

A. 耶稣在劝勉他们的回应的同时,对不回应者提出了警告。

5 …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启2:5b)

B. 我就临到你那里:这是指耶稣来管教、纠正他们,而不是指祂的第二次再来,因以弗所教会在四世纪后就已不存在了。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这是耶稣对所有教会所说的话。

C. 我把你的灯台挪去:神的恩典就像一道明亮,从以弗所照耀到亚细亚全地。

1. “灯台事工”是指对其它事工有深远影响的事工。

                  15人点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5:15)

2. “把灯台挪去”就是失去了对他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恩典。

3. 耶稣之所以警告他们要挪去他们的灯台,是避免他们的错误传给其它事工。有些事工会因看到以弗所教会是个超级教会和有良好的根基,以此会认为他们是在做正确的事并效法他们。如果神的手不将这样的教会“挪去”,势必会对其它事工带来负面的影响。

VIII. 给得胜者的奖赏:应许一个奖赏

A. 耶稣应许给得胜者奖赏,让他们在乐园“中间”吃生命树上的果子。创世之初亚当曾在伊甸园中与神同行。

7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7)

B. 乐园中:所有的信徒都将吃“遍及”广阔的新耶路撒冷的生命树上是果子。在这里,耶稣是在暗示一种特别的祝福,就是可以吃新耶路撒冷“中间”树上的食物——这是给那些胜过忽略培养对耶稣的爱之人的祝福。活在当下的我们不仅会想——新耶路撒冷的一些树木是否有独特的荣耀?乐园“中间”有没有更接近耶稣宝座的树木?

9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园子(伊甸园)当中又生命树…。(创2:9)

2在河这边与那边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14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启22:2,14)

C. 耶稣呼召信徒为忽视祂悔改,同时耶稣也承认他们能忍耐,为祂的名劳苦,拒绝容忍假使徒,并恨恶尼哥一党人的恶行。

IX. 回顾:如何应用七封信里的信息

A. 个人的应用:这些信件的本意是激发个人生命中全然顺服的爱(约14:15,21,23),从而能正确地回应耶稣的责备以及激发我们坚持不懈的信靠。

B. 团体的应用:耶稣为末世教会如何为历史上最困难时刻做准备提出了祂的见解。最有能力的应用是一个教会或一个区域(城市、国家)的教会一起行在这些真理中。

C. 省察、悔改、祷告和提醒

1. 省察:是指无论是个人和团体都应直面耶稣的责备,省察自己是否有耶稣所责备的问题。

2. 悔改:是指在省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有耶稣所责备的问题,要按耶稣给出的办法去行,绝不妥协。

3. 祷告:是指为自己的悔改祷告,以及在省察的过程中看到其他的肢体有耶稣所责备的问题时为其祷告。

4. 提醒:当看到其他的肢体有耶稣所责备的问题时,切记不要批评、论断、指责或看自己比别人强,神让我们看见肢体的软弱不是让我们来批评、论断、指责和比较的,而是让我们起来为他们守望祷告的,这样行就是行在爱中。

思考与作业:

1. 简述耶稣对该教会的责备以给与的解决办法。

2. 简述耶稣给该教会的信息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例如,它对你的价值观有何影响?它对你的决定以及你的行动有何影响?它对你的祷告生活有何影响?它对你与他人的互动方式有何影响?它对你训练门徒的方式或你教导他们的内容有何影响?

 

Previous
Previous

第二讲 七封书信序言——人子耶稣的威严(启1章)

Next
Next

第四课 耶稣给士每拿教会的信息(启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