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论断(太7:1-6)

JETHRO

1“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2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3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5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太7:1-6)

I. 引言

A. 按马太福音5-6章的天国生活方式去行,虽说会为人际关系带来新景象,但也会带来挑战,其中有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的。积极正面的是新的关系会因此建立,某些旧有的关系向着积极的方面改善——建立更加亲密的属灵关系。消极负面的是有人会因害怕被论断或批评而退后,不再全心追寻神,某些旧有的关系向着消极的方面改善——断绝关系。

33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6:33)

B. 在马太福音7:1-20节这段经文中,耶稣教导我们如何评价及回应那些持不同价值观的人。其中在马太福音7:1-6节中,祂指出两类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熟悉但要从他们眼中去掉刺的人(太7: 3-5)及反对我们的人(太7:6)。

C.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教导的主题是在我们追求登山宝训生活方式,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必须抵挡批评论断的灵。包括三个主题——一是论断人的人必备论断(太7:1-2);二是如何面对有缺点的人(太7:3-5);三是不要把圣物给狗(太7:6)。

D. 在生活中,批评论断的灵常以两种相反的方式呈现:一是一些片面了解登山宝训的人会批评他人追寻神的热心不及自己(太7:1-5);二是被反对登山宝训生活方式的人批评(太7:6)。越是在亲密的关系中,约容易出现这两方面的试探,我们必须保持属灵的清晰起来抵挡。

II. 论断人的人必备论断(太7:1-2)

A. 在此段经文中,耶稣教导我们不要论断的目的是避免那些没有行在爱里面且缺乏正当步骤、正确资讯及正直的灵的论断。我们不应批评那些在追寻神上看似不如自己火热和明白的人(太7:1)。

1“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7:1)

B. 论断:论断的意思是审判、定罪。聚焦在属灵上的意思是在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的前题下,站在个人主观的角度对他人寻求神的动机进行评估,然后再表达认同或矫正(太6:33)。也就是说没有寻求神的意思只凭个人看见而对他人进行的评估。

C. 我们不可在没有寻求神的意思的前提下,带着批评的灵来断定或评价他人何谓正确。我们只可断定别人生命中已结的“果子”(行动或言语)而非动机(太7:16-20),即使是这种论断也要谨慎,避免虚夸。

D. 论断人包括论断自己,也就是不能真实、客观的评价自己。我们时常忽略这方面,以为说自己没什么。生命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不随意给自己贴标签及下定义(林前4:3-4)。

3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4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林前4:3-4)

E. 我们批评别人的标准,将决定神和人如何断定我们(太7:2)。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在基督审判台前的审判标准,部分是由我们现在的行为决定的(林后5:10)。

2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2)

10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罗14:10)

10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

1. 也必怎样被论断:被论断是论断人之后所产生的后果,这一被论断的后果来源于神的成分多余来源于人的成分。

2. 量器:指经济交易中使用的器具,它的重要作用是公平、公正地对待交易双方。我们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别人,也要预备别人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凡是我们不愿拿来做衡量自己的标准,也不可以用来衡量别人。这样的衡量有时也不是完全相等,你会得到更多。

24又说:“你们所听的要留心。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可4:24)

3. 天国的原则是:凡以公义待人的,必得公义的对待,凡以怜悯待人的,必得怜悯的对待。所以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批评、冤枉时,先不要急着鸣不平,因为很可能你也同样批评、冤枉过别人。

F. 有些人将段经文误解为永远不可以指出任何错的事或人,以此来避免一切的论断(评价),这样的理解也不符合圣经真理。

1. 圣经清楚地说明,我们有责任揭发未承认的重大罪恶或错误(太18:15-18,林前5:1-11,林后11:12-15,弗5:11,帖前5: 14,21,帖后3:6-14,提前5:19-20,提后4:2,多1:10-13, 2: 15,3:10-11,约一4:1,启2:2,14-15,20)。

2. 不按圣经原则,片面去践行这些教导的领袖或信徒是主所不喜悦的。

G. 神的爱与管教和审判同为圣经中的真理,我们在传讲时要两者兼

备。许多人对圣经呼召我们藉着教导管教的信息,会带给人得  释放的机会持错误的看法。管教显明真爱(来12:6,启3:19)。

6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7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8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9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10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11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6-11)

H. 圣经教导我们要在这个高举“包容”的世代带着爱与公义传讲审判的信息。审判的信息会颠覆性地改变教会的社交行为,任何拒绝按圣经标准教导审判的教会将面临审判。教会忽略公义审判信息的自然产物,就是在领袖、会众及家庭中出现持续上升的妥协。

I. 耶稣赞同教会起来抵挡推广谬论及不圣洁的事工,并对容忍其行为的教会提出责备(启2:2,20)。

2…你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看出他们是假的来。20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容让(容忍)那自称是先知的…教导我的仆人,引诱他们行奸淫…(启2:2,20)

J. 保罗揭发假教师,并断绝他们服侍基督肢体(林后11:12-13),同时对那些拒绝悔改淫行的人宣告审判,以免他们的灵性受到更大伤害(林前5:5)。对于不悔改的人,他劝勉我们要远离(帖后3:6-14)。

1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4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奉我们主耶稣的名…5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1-5)

K. 现今的教会中存在着激进的个人主义及个性化的倾向。但是,每个承认爱耶稣的人都是祂立约群体(教会)的一员,都要接受   祂在圣经中教导的行为准则。所有的信徒都没有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生活方式是同时但不受“审判”的确据。

III. 如何正确地面对有缺点的人(太7:3-5)

L. 在马太福音太7:3-5节这段经文中,耶稣教导我们如何面对有缺点的人——特别是我们熟悉的人。并劝勉我们如何去掉弟兄眼中的刺(太7:5),并认出“狗和猪“(太7:6)及假先知(太7:15)。

3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5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15“你们要防备假先知…(太7:3-5,15)

M. 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我们在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小的问题)的同时,必须先看起自己眼中的梁木(更大的问题)。看见弟兄眼中的刺,就是将你对他的看法聚焦在他生命中造成他属灵视力障碍及错误行为的细小部分。对于这刺为何在他眼中,我们缺乏全面的认识。

N. 想自己眼中有梁木:想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就是深思自己生命中存在的属灵视力障碍及错误行为的众多方面。包括我们的骄傲、自私的动机,及不愿被他人知道的妥协及瘾癖——被网络购物、色情、游戏所辖制,以及看似是好的事物,却受其辖制,自己不能胜过。我们要了解自己,在不凭己意去行方面,是否胜过他人。

O. 假冒为善:信徒若不检视自己的缺点,只顾批评别人的缺点,就和法利赛人一样——是一个假冒为善的人。如果我们只顾满腔热诚地指出弟兄生命中的小问题而忽略自己生命的大问题,就是欠缺诚实及敬虔的表现。耶稣的教导提醒我们,在批评、帮助弟兄之前,先查看、去除自己的罪,让自己里面被神的爱充满,然后才能看清楚事实真相,用怜悯和恩慈去帮助弟兄。

P. 如何正确地面对有缺点的人包括带着爱与公义和正直的灵、及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智慧的方法去面对一个有缺点的信徒。我们寻求以正确的方式来挽回他人,这需要有“敏锐的灵性”来认清真正的问题、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及查验自己的心是否出于爱与公义的目的,并在寻求挽回弟兄时智慧地持守立场。

1. 首先是带着爱与公义和正直的灵。包括我们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花时间处理自己生命中的梁木(大问题)以及带着爱心及智慧去帮助他人两个方面。我们要认清在面对处理自己生命中重要问题过程中经历的长期性和反复问题,这会对别人的缺点有更清晰的看见和理解,带给我们洞察力、温柔及敏锐的心,从而会带着爱心更有效和更有耐心地帮助弟兄去掉眼中的刺(加6:4)。

4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加6:4)

1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6:1)

15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弗4:15)

2. 正确的方式:针对弟兄姊妹得罪你,或当你看到弟兄姊妹有未承认须悔改的罪时,在马太福音18:15-17节中,耶稣为我们指出了处理这类问题的正确方式。

a.  一是单独见面:单独约见你的弟兄(姊妹)并以属神的   态度请他(她)悔改(太18:15)。面对面表达你对感受、关爱和怜悯,会让带给人有不同的感受。这样行会比向其他人提及对方时益处更大。我们的目的是求得恢复他与耶稣的正常关系,而不是藉此显出自己的优越 或向其报复。

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   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姊妹);(太18:15)

b.  二是请教会领袖出面(太18:16)。

16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  人的 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太18:16)

c.  三是在教会公开(太18:17a)。由教会领袖行使此项权柄。在教会领袖没有公开之前及公开之后,都避免私下谈论。

           17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太18:17a)

d.  四是远离他或她(太18:17b)。不是彻底抛弃他或她,而是不在与他或她由交往及亲密关系,但还要爱他。

17…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 18:17b)

3. 智慧的方法:在圣经的教导中,我们看到神赐给我们的五个智慧方法。

a.  谦卑:我们要要想到自己眼中的梁木,看到自己的错败,   

并以此提醒我们带着谦卑和哀痛的心帮助他人。我们 在预备与弟兄对话的过程中,要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心和软弱。

b.  准确:我们要花时间和努力去收集所有信息。只满足掌握片面信息的人,在服侍中难免出现偏颇,甚至会伤害人或因此使人感到被攻击。

13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17先诉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邻舍来到,就察出实情。(箴18:13-17)

19…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

c.  温柔:我们要温柔而非强硬地面对弟兄,并期望他在接受服侍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益处。以温柔的心挽回别人时,要想到自己的软弱。当他们向自己的错败宣战时,我们要看见其顺服耶稣的真心真意。

1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6:1)

d.  耐心:我们要给人时间认识其罪的严重性及悔改,而不是马上认定他们拒绝悔改。我们绝不可轻忽服侍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21我曾给她(耶洗别式的人)悔改的机会…(启2:21)

e.  保密:进行种类服侍时,要尽量减少参与者的范围,只让那些协助挽回的权柄人物知道详情,并且参与的领袖必须严格地保守秘密(邀请其他领袖协助除外),不要揭示悔改之人过去的任何罪行。

13往来传舌的,泄露密事;心中诚实的,遮隐事情。 (箴11:13

8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 8)

9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箴17:9)

IV. 不要把圣物给狗(太7:6)

Q. 耶稣这是在教导我们对于不接受劝勉的人不要用真理教导他们(太7:6)。祂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要强迫他人接受真理,有时候我们要放手,就如保罗所做的(徒13:46,18:6,19:9)。

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牠践踏  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太7:6)

(徒13:46)保罗和巴拿巴放胆说:“ 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徒18:6)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罪”原文作“血”),与我无干(原文作“我却干净”)。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徒19:9)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

R. 圣物:指分别为圣归给神之物。

S. 珍珠:是指圣洁及极为宝贵的真理。

T. 狗及猪:是指那些不重视真理(珍珠),随从邪淫的行为并毁谤真理的人(彼后2:2)。他们会先践踏真理(珍珠),甚至会转过来毁坏你的名声或生命。猪的特点是践踏,狗的特点则是撕碎。

2将有许多人随从他们邪淫的行为,便叫真道因他们的缘故被毁谤。(彼后2:2)

U. 对犹太人来说,狗及猪代表信异教的外邦人,犬类甚至会逼害义人(诗22:16)。然而,对教会来说,它们代表充满敌意的“非信徒”及假信徒(太5:47,6:7,32,18:17,路12:30,腓3:2,彼后2:22,启22:15)。

V. 主耶稣在这里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可向世人传福音、作得救的见证,而是教导信徒在向人传讲真理时必须灵巧有智慧(太10:16)。主并不是要我们作个是非不分的基督徒,反而应该识透谁是猪狗般的恶人。

16“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10:16)

1. 不要随便把圣经的教导讲给不信的人听,因为有些话对他们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被他们用来嘲笑、戏弄基督徒。例如“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的道理,不适合向所有不信的人讲,因他们不明白其中的真理,反会被他们恶用。

2. 在教导属灵真理时须有分寸,必须认清倾听者在属灵方面的吸收能力。如果不考虑对方领受的度量,而倾囊相授,结果不只宝贝被人践踏,而且反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可用过高的标准教导那些不能接受又不负责任的人。

3. 信徒要认出我们面前的狗——罪人和猪——假弟兄,不要随便把他们不接受的真理——圣物和珍珠,陈列在他们面前。免得被他们糟蹋了,自己反而招惹他们的攻击。

Previous
Previous

胜过忧虑和恐惧(太6:25-34)

Next
Next

恒切地寻求神的帮助(太7:7-14)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