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宝训生活方式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成为伟大及完全的人

JETHRO

I. 概述

A. 所谓的登山宝训生活方式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如何将耶稣在登山宝训中的教导应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说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践行出来,使我们能真正成为伟大及完全的人(太5:19,48)。

B. 登山宝训的两大背景,一是许多人跟从耶稣,但他们的目的是得到眼前的好处——病的医治(太4:24-5:2)。二是从耶稣六次教导“你们听见有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太5:21-22,27-28,31-32,33 -34,38-39,43-44),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主流所教导及人们所遵行的是妥协的律法。透过这两个背景可以看到,耶稣的教导是对那些愿意跟随祂,却不明白真理以及信仰生活妥协的人说的。这样的背景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相似之处(林后2:17)

24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25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1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2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太4:24-5:2)

17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林后2:17)

C. 登山宝训又被称为天国宪法,天国的实现有三个阶段。在今天的世代,藉着教会在地上显现,在千禧年期间藉着耶稣在全地掌权而在全地显现,在进入新天新地后,藉着神的帐幕在人间,在全地完全实现。所以,耶稣教导登山宝训既有永恒的目的,也有今生的目的。虽说我们不能靠着行为在今生使我们多得神的恩典,但是,我们今生的行为却与耶稣再来对我们的判断有着密切的关系(太16:27)。

27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太16:27)

1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启1:3)

1. 永恒的目的就是使信徒将眼光定睛在永恒的事物上——成为天国的子民,以及得到在永恒中为我们预备的奖赏。

                   12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太5:12)

2. 今生的目的就是成为神眼中伟大及完全人。

19所以…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48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19,48)

D. 在彼得后书1:5-7节,彼得教导了七个方面的操练——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众人的心又称为“七步灵程”,并且要殷勤操练。因他深知神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彼后1:3),如果一个信徒只是思想知道或明白真理是绝不会成功的,必须在实际生活中操练,让真理成为品格。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明白登山宝训的教导,为什么一定要在恩典中践行登山宝训。另一个理由是,我们愈要活出登山宝训的教导,便愈能体验当中的福气。

3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4因此…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5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德行…知识;6…节制…忍耐…虔敬;7…爱众人的心。8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彼后1:3-8) 

E. 我们当前信仰生活普遍遵循的主日礼拜+周间聚会+参加祷告会的模式,是否可以保证我们属灵生命可以得到成长?是否可以抵挡教会世俗化以及巴比伦系统崛起的冲击?是否可以成就神所渴望的教会——做盐、做光,影响世界?

F. 对于信徒来说,生命的最大损失就是你所听到的道及圣经的教导与你的实际生活毫无关系,这是极危险的事。我们一定要明白,登山宝训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关系,因为这是成为神子民的真实生活写照。这样的真实生活写照不但是要转化我们的心思和意念,同时也藉着转化心思和意念来转化我们的行为。换言之,登山宝训不是告诉我们要怎样过生活,以致能成为基督徒;反之:它指出正因为我们是基督徒,所以要这样的生活

G. 我们的信仰不是一件平凡、普通、平静安稳的事,而是一件颠覆并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事。是一件令我们癫狂的事,必须全心、全意、全力投入才能得到的事。一个称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如果没有全心、全意、全力地靠着圣灵投入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生活状态还与没信主以前一样,我们就该思考一下: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需要怎样面对今天我所信的?求神帮助我们。

                  13我们若果癫狂,是为神;若果谨守,是为你们。(林后5:13)

H. 我们必须靠圣灵的帮助及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开始调整自己以为的“正常生活”模式,使其能接收和遵行耶稣期望藉着我们的生命而表达出来的“天国的生活状态”。这并不是远不可及或无法做到的,而是转念可及和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这是神为我们所预备的,并且我们里边有从神来的灵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和遵行祂的话。

9…“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12我们所领受的…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14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2:12,9,14)

I. 如何令我们真正能癫狂起来,得到耶稣想让我们拥有的东西,并以此重新定位我们的生命目标,使其能承载耶稣拣选我们的旨意和目的。我们必须    1)听到看到——明白;2)祷告领受——默想转化;3)传讲及牧养。

II. 听到看到——明白

A. 如何将圣经的真理转化在信徒的生命中,听到和看到是前提。听到看到的标准是听明白和看明白,不是只是听见和看见。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没有比听道能听明白,读经能读明白更为重要了。耶稣把能看见的眼及能听见的耳称为有福的(太13:14-15)。

16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17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太13:16-17)

B. 但现实是这样吗?若说现今教会的一大特色,是所信的与所行的脱节,应不会是说得太严重。这是基于信徒群体经历教会生活之后,对真理的认识、生命的改变和生命得到释放程度说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所信的不完全明白,以至于轻忽听到及读经。主要表现就是虽说参加了主日生活,也听了道,却没有听明白及在你生命中产生持续的回应,以及虽说每日都能按时读经,但也没有看明白及在你生命中产生持续的回应。概括地说就是圣经的教导没有在你的生命中产生持续的、积极正面的回应。 

14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15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

我就医治他们。’(太13:14-15)

2“人子啊,你住在悖逆的家中,他们有眼睛看不见,有耳朵听不见,因为他们是悖逆之家。(结12:2)

C. 那么如何才能听见和看见呢?

1. 首先在意识上知道自己的属灵生命是“虚心”——贫穷的,要积极主动地起来去追求。要想真正做到听明白和看明白必须自己愿意起来去拿及切心研究。在启示录中,耶稣并没有让天使将书卷给约翰,而是让约翰去拿(启10:8-9)。天使告诉但以理必有多人切心研究,知识就增长(但12:4)。

8我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又吩咐我说:“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取过来。”9我就走到天使那里,对他说:“请你把小书卷给我。”他对我说:“你拿着吃尽了,便叫你肚子发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启10:8-9)

4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识就必增长。”(但12:4)

2. 无论在听道或读经时,都要使自己的身心灵合一,集中精力不分神。有些人身体在教会听到,心却没在。同样,眼睛是在看圣经,在思想里却没有反应。特别是在听道时,切记抵挡批评论断的灵。如果在听道时,在你的内心对分享者有批评论断时,就无法听道到对你用益的信息。不但如此,同时也把自己陷在罪里。

8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雅1:8)

26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悦我的道路。(箴23:26)

3. 无论在听道或读经时,切记不要贪多,而要追求完全明白。

4. 无论在听道或读经时,切记不要向流水一样流过,要反复查考,直至完全明白。

III. 祷告领受——默想转化

A. 祷告就是将神的话说给神听,没有什么比用经文向神祷告更能明白经文的意思。我们要不停地“祈求”、“寻找”和“叩门”,直至得到圣灵的启示。

7“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8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7-8)

B. 所谓的祷告领受——默想转化包括三个阶段。用三个词来概括——同意、启示和遵行。

C. 同意:首先,我们要用完全顺服的灵同意圣经的教导,抵挡怀疑、否认及抵挡的灵。当我们如此做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对圣灵更加敏锐。

例如: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

在情感上很难去这样做,但我们首先以完全顺服的灵同意耶稣的教导,在话语上宣告愿意按照耶稣的教导去做,常常这样样操练会转化并激励并们的心。正如耶稣说:“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5:30)”。耶稣完全顺服父神的旨意就是我们的见证,我们理应象耶稣完全同意天父一样,完全同意耶稣的教导。

例如祷告说:耶稣,你就是真理和生命,我感谢你将真理和生命道教导我。我认同你的教导,去爱仇敌,为那逼迫我的祷告。相信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对我有益的,因你为我附上了生命的代价。我感谢你的教导。

D. 启示:接下来,我们要根据经文的教导,来求圣灵赐下关于经文的更多理解,及如何去行的启示和智慧。

例如祷告说:“圣灵,求你向我启示更多对爱仇敌和为那逼迫我的祷告的理解,并给我智慧如何去爱仇敌,及为那逼迫我们的祷告”。

E. 遵行:最后,我们必须求圣灵赐给我们能力,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遵行这些领受。我们应以信心与顺服来回应耶稣的教导,将祂教导的真理在我们的态度与行动上表达出来,且恳求圣灵帮助我们在践行这些事上有忠心。

例如祷告说:“圣灵,求你赐给我能力,帮助我遵行即使是我的情感不愿接受的真理,无论多大的代价,我都立志在实际生活中遵行。

这些真理,我将用我的顺服服事祢。亲爱的圣灵,帮助我如此去行”。

IV. 传讲及牧养

A. 耶稣教导我们,不但自己要遵行登山宝训的教导,还要教导其他人也要遵行。如此行的人,被祂称为伟大的人

19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5:19)

B. 圣灵在这个世代的三项明显工作是——呼召教会回归第一诫命、带领教会进入合一以及呼召装备为耶稣在预备教会的信息使者。

C. 神会装备并使用这些先锋性信息使者,来带领教会回归圣经的叙事,预备教会迎接耶稣的再来。神的心对此尤为迫切。

V. 登山宝训与摩西律法

A. 第一背景相同。登山宝训与摩西律法同为神在拣选选民之初对选民的教导。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3摩西到神那里,耶和华从山上呼唤他说:“你要这样告诉雅各家,晓谕以色列人说:(出19:1-3)

12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17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23…在各会堂里教训

人…25当下,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太5:1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太5:2 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太4:12-5:2)

B. 第二目的相同。神拣选以色列及我们都是要使其成为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出19:5-6,彼前2:5,9-10)

5如今你们…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6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出19:5-6)

5你们来到主面前…作圣洁的祭司…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10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彼前2:5,9-10)

C. 众所周知,以色列由于没能遵行与神所立的约,他们跌倒了,以至于摩西之约至今没有实现。因此救恩临到了我们,但神是信实的,祂一定会成就。

11我且说,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断乎不是!反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12若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他们的缺乏,为外邦人的富足,何况他们的丰满呢?25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26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11:11-12,25-26)

D. 耶稣教导登山宝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成全律法。“成全”在原文中含有时间到了、把开始的事情完成、预言应验的意思。这里的律法指就是摩西在西奈山所领受的律法。

17“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18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5:17-18)

E. 神既不爱惜原来的枝子,也必不爱惜你:以色列由于没能遵行与神所立的约,他们跌倒了。同样,如果我们还是跌倒,神也必不爱惜我们。

17若有几根枝子被折下来,你这野橄榄得接在其中,一同得着橄榄根的肥汁,20不错,他们因为不信,所以被折下来;你因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惧怕。21神既不爱惜原来的枝子,也必不爱惜你。22可见 神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罗11:17,20-22)

VI. 结语

A. 我们要按照我们现在已经明白的、符合圣经的价值观重新规划我们对待事物的优先次序。将神所看重的东西,真正地“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使其不再与我们的生活有脱节或分歧。并用神的标准来校准我们情感上感觉舒服,但却会令我们生命亏损的行为方式,以及经验上的规条。

48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B. 对幸福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最大渴慕,但世人追求幸福的方式却令人感到悲哀。绝大多数人追求的是幸福,但得到的却是痛苦。任何逃避困难,不愿放弃自己情感上的舒适,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去做,最终只会增加痛苦。这就是仇敌的欺骗性及人的情欲之所在,它们总是给你一个幸福图画,却总是导致不幸。同样,登山宝训也教导如何蒙福,出于神的信实,这才是人类真正得福的唯一方法,你愿意试试吗?

C. 耶稣的教导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无论是在今生,还是在永生都能经历到的最高、最令人满意的生活形态,包括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以及明白我们的属灵生活如何运作的方式。许多信徒虽说也参加教会生活——礼拜、聚会、读经和祷告,但却仍然生活在“属灵贫困”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原因要么是不知道所信的是什么,把神当做另一个“菩萨”来拜;要么是不知道如何过信仰生活,天国是努力的人才能进去的;要么是属灵的人不知道属灵的事,对在基督里的丰富的无知,没有得到及享受到这些丰富。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我们可以明白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但是,神所赐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是否已经得到了呢?

12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2:12)

 

Previous
Previous

登山宝训的生活方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饶恕、祝福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