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父的家与世界的修复

27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

I.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

A. 在约翰福音13章中,约翰强调耶稣将离开世界(约13:1,3)。耶稣向祂的门徒宣布祂将离开(约13:33),耶稣离去的消息让门徒们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把对弥赛亚的希望和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了解寄托在了耶稣身上。

1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太24:1)

B. 当耶稣谈到祂的离开时,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甚至有时会激怒门徒,尤其是祂荣耀的部分被揭示之后(太16:16,17:1-5)。

22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23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16:22-23)

22…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23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地忧愁。(太17:22-23)

32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可 9:32)

C. 使徒的希望不是个人性的或医治性的,而是盟约性的和全球性的。 他们为了这个盟约和全球的希望以及他们自己的个人的命运而放弃了一切。 他们明白他们在弥赛亚未来的治理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27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28耶稣说:“…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太 19:27-28)

6他们聚集的时候,问耶稣说:“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

4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5…“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启 5:4-5)

D. 在约翰福音 14 章中,耶稣给出了稳定人心的指示,并引导我们建立对祂将如何修复世界(希伯来语Tikkun Olam)的认识。犹大问了一个关键问题,关于未来耶稣的荣耀在全地彰显的未来应许。神的荣耀在地上完全彰显是什么样?

22犹大(不是加略人犹大)问耶稣说:“主啊,为什么要向我们显现不向世人显现呢?”(约 14:22)

3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赛 6:3)

II. 祂将使一切都焕然一新:世界的修复

10…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1:10)

A. 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是第一个成功地将物质和属灵结合起来的人。亚伯拉罕将生存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同时与之保持着充分的联系,这是他生命中的核心使命。从他发现有一位造物主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世界的那一刻起……他试图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其他人。从此,他开始了修复世界 (Tikkun Olam)的艰难过程,将目光投向了他的最终目标:“耶和华成为独一无二,祂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一天(亚14:9)。为了实现物质界与造物主之间的完全结合,必须生活在以色列的土地上。以色列,就其本性而言,是物质成圣的一种表现:一块物质的土地,同时也是神圣的。[拉比扎尔曼·梅拉迈德(Rabbi Zalman Melamed)的《了解亚伯拉罕》(Understanding Abraham)-www.yeshiva.org.il]

9(亚伯拉罕)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10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 11:9-10)

B. 门徒们的期待无疑与全国对弥赛亚的普遍希望是一致的。弥赛亚是大卫的后裔。祂将带着大能来拯救以色列脱离外邦人的占领,并带领她进入祂所应许的荣耀和她作为万国之首的地位(出19:5,申28:13,赛60-66章,耶31:7)。

C. 弥赛亚时代将恢复与神的关系,停止以色列与各国之间的所有冲突和敌意,以及与动物王国、环境等之间的冲突和敌意。弥赛亚将带来并建立公义,导至世界的修复(Tikkun Olam)或平安(shalom)。

27我留下平安(shalom)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约14:27)

2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都交付你们的手。 (创9:2)

D. 虽然“shalom”最常被认为是“平安”的意思,但它的含有比平安有更多的意思。“shalom”的“平安”带有完全、繁荣、健康、救赎和完整的含义。“shalom”是神的公义降临地球的最终结果。

E. 神的公义是关于祂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完整性和神圣秩序。 正义主要限于在社会或法律上的运作;然而,神的公义涵盖属灵和自然的每一个领域,包括环境、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场所、政府、友谊和我们的内心生活。 公义的核心意思是一切变得完整——平安(shalom)。

F. 平安的定义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主观的内在倾向或经验,一方面是与文化、环境、环境、全球事务和创造秩序有关的外在条件。

G. 约翰福音 14:27 有两个重要的陈述。 耶稣说祂所赐的平安(shalom)是祂的版本,而祂的公义版本与世界的平安(shalom)不相容。祂有一个不同的方式。

III. 公义始于我们与神的深度联合

A. 公义的核心是通过基督耶稣与神灵里的联合,没有祂就没有公义。 当亚当打破与神的关系时,不公义就进入了世界。

B. 亚当背叛神并打破与神关系的那一天,不公义就进入世界(创3章)。 从此,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23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24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25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26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3-26)

C. 重生的经历,属灵的联合,是平安和公义的开始。这是耶稣给使徒信息的一部分。祂向他们保证,祂,弥赛亚,将并且事实上正在通过使徒的事工引导他们和其他人与神联合,从而修复世界。

20“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21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22…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23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约17:20-23)

D. 平安(Shalom)即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耶稣的方法是先在里面建立平安,通过与神的联合,以及体验内在的属灵喜乐,体验到平安,并向我们周围的人表达平安。

25“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26你们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太23:25-26)

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西3:15)

E. 在约翰福音 14 章中,耶稣对门徒的思想进行了重新定位,将他们从律法的轭和民族主义的骄傲中理解的平安(shalom),调整为将耶稣的平安(shalom)视为真正的弥赛亚希望。这种平安首先是内在的平安,与我们外在的环境无关,根植于我们与神的积极联合。

F. 耶稣的平安(shalom),这个世代的国度,首先将有一个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内在彰显。并在下一个时代,当祂将天堂带到地上并在地球上建立父的家——新耶路撒冷,将有一个外在的表达。

20法利赛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21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作“中间”)。”(路17:20-21)

2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启 21:2

IV. 十字架是耶稣的平安道路

19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20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西1:19-20)

A. 新约向我们展示了基督和祂被钉十字架是发现神荣美的核心。十字架,或十字架的道路,是马可楼论述的中心主题。这可以从祂的教导、逾越节以及耶稣祂将离开的主题作为出发点中看出。十字架是理解耶稣在马可楼呼召我们的重要框架 (约13:1,3,21,34,36,14: 2,15,21,15:10,12,17-24,16:16-17,20-22,32,17:1)。

1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在十字架上)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约17:1)

14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6:14)

B. 耶稣通过十字架完成的工作和祂的子民走十字架的道路,在地上建立了祂的平安,这就是拥抱、经历和彰显神的爱。

C.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两次提到父的家(约2:16,14:2)。第一次提到父的家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第二次提到父的家是天上的圣殿,新耶路撒冷。在古代世界,殿宇或山峰被视为天地之间的连接点。 修复世界(Tikkun Olam)的想法包括将地球与天堂连接起来。

3…“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父的家);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赛2:3)

10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就带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将那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启21:10)

D. 当天上的殿降在地上,天父的同在地上充分彰显,天地的和解显明时,宇宙就完全修复了。耶稣通过十字架为我们成就了这一切,并呼召我们以这种方式跟随祂。

10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天上的城)去,使救他们的元帅(captain元帅,原文为Archēgos-城市创始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来2:10)

19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天上的城,新耶路撒冷)。20作先锋的…就为我们进入幔内。(来 6:19-20)

E. 在这个世代,内心平安的体验来自于我们与基督的联合,以及我们有进入这座城市、主的圣山的通道。

22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 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来12:22)

思考与讨论问题:

1. 为什么耶稣离去的消息让门徒们感到不安?(参I-AB )

2. 结合讲义简述你对神的公义的理解(参:II-E)

3. 简述平安的定义?(参:II-F )

4. 根据讲义简述你对公义的核心和平安和公义的开始的理解(参:III-ACD)

5. 根据讲义简述耶稣对门徒的思想进行了重新定位(参:III-E)

6. 根据讲义简述你对宇宙完全修复的理解(参:IV-D)

 

Previous
Previous

第九课 蒙应允的祷告和作更大的事(约14:12)

Next
Next

第十一课 靠圣灵的能力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