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父的家:怀着一个永恒的心态(约14:2-3)

I. 耶稣命令——不要让忧愁主宰我们的心

A. 耶稣命令门徒不要让忧愁主宰他们的心(约 14:1)。正如祂命令门徒“不要……”所表明的那样,这涉及到人的改变与调整。祂的命令中包括我们执行祂的命令可以获得平安的应许。

1“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27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1,27)

B. 约翰福音13-17章阐述了处理忧愁的方式,教导我们如何胜过因亲人去世而感到的悲伤、因文化危机和迫害而感到绝望的恐惧、因个人失败而感到羞耻,以及因背叛而感到痛苦。耶稣把神的心意和应许逐句的向我们开启,并以此成为安定我们内心的动力。 约翰福音13-17章中的真理可以装备我们面对马太福音 24 章(以及记载在马可福音13章及路加福音21章的对应经文)中所强调的末世灾难,并为我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眼光”来解读有关末世的150章经文。

C. 令使徒忧愁的七个原因:在周四晚上最后的晚餐 (约14:1),耶稣告诫他们不要让他们的心忧愁之前,祂提到了犹大的背叛(约13:11)祂将因死而离开他们(约13:36),以及彼得不认祂(13:38)。 两天前,星期二时,耶稣在马太福音 24 章(以及记载在马可福音13章及路加福音21章的对应经文)的中,预言将有巨大的压力来临,在这样的背景下,劝告他们“总不要惊慌”(太24:6)。 这些压力包括生活环境的危机(战争、种族冲突、瘟疫、背叛等)、迫害(有些人被杀害、殴打或监禁(太 24:9,路21:12,约16:2),国家危机(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路加21:20-24)和神应许的延迟

6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7(种族)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太24:6-7)

II. 在第一课中,我们研读了耶稣命令他们要相信的八个重要的真理

A. 顺服约翰福音14:1的命令,不要让忧愁胜过我们心的方法是定意相信耶稣——通过同意祂的应许、相信祂的带领、并与祂的心互动做到这一点。

1“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3…就必再来(耶稣二次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约14:1-3)

B. 约翰福音 14:1 不是呼召他们重生的福音。耶稣在宣告这一真理时门徒已经得救,他们已经“干净”或被赦免了(约13:10)。许多以色列人,包括法利赛人,虽然从未见过神,但都相信摩西的神(约5:37)。他们相信一位看不见的神(提前 6:16)。耶稣呼召他们也要这样相信祂——因为耶稣死后,祂的子民也看不见祂。祂呼召门徒当他们不能再以他们的眼睛看到祂时也要相信祂,类似他们长久以来相信父神一样。

C. 当我们持续地顺服约翰福音14:1节的教导时,祂的平安会保守我们的心(约14:27,腓4:7)。因为当我们的心被忧愁、绝望、恐惧和羞耻压伤时,我们更容易受到黑暗的影响。当我们的心里忧愁时,该怎么办?我们必须重新调整心思意念与神的话语对齐。

6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7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6-7)

2⋯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情感上)⋯(罗 12:2)

III. 父的家——我们最终的命定(约 14:2-3)

A. 耶稣应许会为我们再来,并在父家与我们永远同在(约14:2-3)。每一个盼望耶稣再来的信徒都应这样说:“耶稣,我为父家这荣耀的事实来感谢你,谢谢你为我预备好了,使我可以永远在那里居住,并且要为我再来!更多向我开启。”

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3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2-3)

B. 耶稣开始详细阐述如何胜过忧愁——祂说明祂会再来,接我们到父的家(新耶路撒冷)。为他们在父家预备住处的这个应许,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人生观,特别是在战胜绝望这件事上。这是我们建造生命的基础真理(约14:3,28)。

C. 父的家是指新耶路撒冷(天堂)。新耶路撒冷将在千禧年的开始(启21:10)和结束时(启21:2)分两个阶段降到地球上(启3:12)。也就是说新耶路撒冷,或者说“天堂”,是在耶稣再来时初次降到地上。当这事发生时,天堂就在地上。复活的圣徒都将住在新耶路撒冷。 

12⋯(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启 3:12)

D. 千禧年是耶稣将在公义和荣耀中统治万国一千年的时期。 那时,神的国要在全地公开的彰显,影响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社会、农业、经济、教育、媒体、艺术、科技等;启 20:1-6,参:赛 2:1-4, 11:1-16,51:1-8,65:17-25,太17:11,19:28)。耶稣再来时会为此揭开序幕。

4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圣徒)…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6…他们必作 神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20:4-6)

E. 理解天堂的圣经观点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未来,进而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有不正确的天堂思想,会导致我们完全不会再思想天堂。在耶稣再来的时候,天堂会降临人间。

F. 耶稣再来时将使天上的和地上的领域同归于一(弗1:10)。神永恒计划的最中心就是耶稣要回来,在全地设立祂的国度,并且使天上

和地上的国同归于一 。

9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隐秘的计划);10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1:9-10)

1. 地上是指自然界的领域,人类的进程和肉体感知在此得著最充分的体现。

2. 天上是指灵界的领域,神的权能和同在在此公开彰显。

3. 当祂再来时,人类的自然进程并不会终止,而是会因著圣灵的超自然层面得著提升。

G. 父与祂的子民在地上同住,是藉着十字架成就的终极事实。

3⋯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启21:3)

IV. 耶稣在父的家为许多人预备了住处(约 14:2)

A. 耶稣向他们保证,祂父的家(新耶路撒冷)有许多居所。 已经为将永远住在神家中的许多人提供了超自然的供应(启 7:9)。

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 (约14:2)

B. 我父的家:这是天堂最伟大的名字,因为它突出了神的父亲身份。 称天堂为家乡,是因为它的广阔(来11:16);称天堂为城市,是因为它有许多不同的社会动态(来11:10);被称为国度,因其有权力组织和次序(路19:12,彼后 1:11);被称为乐园,因为它的美丽(路 23:43,启2:7);被称为一座帐幕,因其有神的同在(来8:2)。天堂最好的名字是“我父的家”,指的是在忠诚、委身中享受的亲密关系。

C. 家:神视自己为祂子民的父,祂医治他们孤儿的灵——孤独、被遗弃、被忽视和缺乏供应。家是所有人被爱、被认识和被庆祝的地方。 家是我们可以放下冲突和敌意,并与我们所爱的人一起享受平安与和谐的地方。家是温柔的爱、愉悦、安全和丰富供应的地方——所有这些都将以我们能想像的最大程度呈现。信徒们现在处于一个充满敌意的敌对世界。

D. 许多住处:有些人将“住处”译为“居所”(新美语标准圣经)。拉丁文圣经为mansiones,英王钦定本圣经音译为“住处”。在天父的家里有许多永久的住所——这与我们目前这个世代的“帐棚”形成鲜明对比。

E. 父的家中有许多地方供祂的大家庭居住(启7:9,21:16)。

9…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启7:9)

16城是四方的…共有四千里,长、宽、高都是一样;(启21:16)

F. 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耶稣上十字架是为我们预备地方。 “地方”在耶稣回到天堂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不是祂升到天堂后才开始建造房子。当祂为了赎我们的罪而死的时候,那个“地方”就已经预备好了。祂必须代替我们承受神的愤怒,才能消除我们进入天父亲家庭的一切障碍(林后5:21)。我们不能让内疚或不配困扰我们的心。因着祂的死,使所有信徒都有资格白白地在父的家与祂一同在那里。耶稣在十字架上宣告:“成了!”

21神(父神)使那无罪的(耶稣),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V. 耶稣必再来接我们到父的家(约14:3) 

A. 耶稣会再来。在14:3 中,主要是指祂的再来(徒1:11),呼应祂星期二在马太福音24:29-31中于对他们所讲的最后信息。我们必须信任祂在我们生命中的带领,这包括与祂再来有关的末世计划。

3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3) 

29“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30…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31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太24:29-31)

B. 就必再来:在约翰福音 13-17 章,耶稣提到“到他们那里去”包括三种方式,一是指祂的再来(约14:3);二是指通过五旬节圣灵的浇灌到他们那里(约14:18,23,26);三是在祂复活之后向他们显现(约16:16-17)。

C. 约翰福音 14:3节的“到他们那里去”有些人认为上述三者都包括在内,但祂的再来是这里的主要含义,这是今天学者们普遍持有的观点。

D. 接你们到我那里去:天堂最好的部分是与耶稣在一起并享受祂的同在。 祂会再来,亲自带我们去天父的家——这显示出我们对祂来说是多么的宝贵。耶稣非常渴望我们永远和祂在一起(约 17:24)。

24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约17:24)

E. 耶稣上十字架,甚至在大灾难中的困难,这似乎是历史上的悲惨事件——那些巨大的痛苦时期实际上导致了人类最大的胜利。我们很容易被痛苦和问题所淹没,从而看不见在永恒中等待我们的荣耀喜乐。要多默想启示录 21-22 章。

VI. 从关系和功能的角度看新耶路撒冷(启21-22)

A. 从关系的角度来看新耶路撒冷——是圣徒享受与神亲近的地方(启 21:1-8);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新耶路撒冷——是至圣所(启21:9-27)和伊甸园(启22:1-5)。

B. 救恩的荣耀是父和耶稣与得赎的人一起生活在地上(启 21:3),并有一个面对面的关系(启22:4)。新耶路撒冷也就是父的家将会降到地上(启3:12,21:2,10)。

2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3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4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21:2-4)

C. 神的帐幕:整个历史的高潮是天父的宝座来到地上,与祂的子民同住。 神会在地上与人类同住,使他们可以享受与祂面对面的交通(启22:4)。

D. 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新耶路撒冷是终极的至圣所(启21:9-27)也是终极的伊甸园(启22:1-5)——这两处是旧约中神与人同住的地方。

9…有一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10…天使就带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将那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 (启21:9-10)

1. 羔羊的妻:新耶路撒冷被称为新妇,羔羊的妻,是指这座城市与得赎的人有密切关的系,他们也被称为“羔羊的妻”(启19:7)。

2. 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空气、食物、水、颜色、气味、芬芳、音乐等——将在基督的新妇享用它们的时候激发她们里面的爱。神在那里准备了环境,以激发新妇对耶稣的爱(启21:2),类似于激发大淫妇的淫行(启17:1)。

E. 城中有神的荣耀(启21:11):天父非常奢华地装饰这座城市(启21:2,11)。它充满了荣耀和光辉,可与古代碧玉的亮度相比(启21:11,23,22:5)。给基督新妇的“结婚礼物”包括新耶路撒冷——“一座钻石城”。

10⋯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11城中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启21:10-11)  

F. 十二个门(启21:21):十二扇门都是用珍珠做的。这12个门将彼此相距约740公里(如果每边均匀分隔为2220公里。备注:启示录21:16节中“四千里”的原文为“十二千士他笛”,约为2220公里)。

G. 城墙(21:12b, 14-18):高大的墙长、高、宽都是四千里(启21:16)。这座城市被描述为一个立方体(启21:16),就像所罗门圣殿中的圣所一样,里面的圣所长、宽、高20肘(王上6:19-20)。墙厚一百四十四肘(约为72米,启21:15-17)。

12有高大的墙⋯16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四千里(原文为“十二千士他笛”,约为2220公里),长、宽、高都是一样;17又量了城墙共有一百四十四肘。18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启 21:12-18)

H. 街道是用透明的金子做的(启21:21),墙壁的地基有宝石装饰。约翰描述这座城市的美丽光源为羔羊的荣耀(启21:23)。

23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启21:23)

I.    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新耶路撒冷是终极的伊甸园(启22:1-5)。他们的生活是与坐在宝座上的神面对面的交通(启22:3-4)。新耶路撒冷的生命河和生命树清楚地指向伊甸园(启22:1-2)。

1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2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启 22:1-2)

J. 这是一座享有特权的城市,拥有神的宝座并能看到神的面(启22:3- 5)。圣徒将将面对面地事奉神(启22:3-4),神的光会赐给祂的家人能力、智慧和圣洁。 

3…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4也要见他的面⋯5⋯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 22:3-5) 

K. 圣徒们将积极地服务和管理祂的政府,并拥有统治地球的权柄。强调圣徒将统治地球(启5:9,7:9,12:5,15:3,19:16)。

VII. 天父的家——培养永恒的观点

A. 耶稣强调要克服忧愁的心,首先必需从基督教的世俗世界观转变为新约永恒国度的思维模式(西 3:2)。保罗劝勉信徒寻求属天的事,也就是为来世而活。

1⋯就当求在上面的事⋯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1-2)

B. 思维模式转换: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焦点,从寻求世俗环境中的祝福,转移到聚焦在国度的永恒本质——将我们一切所行的,看为具有永恒的后果和益处。这是耶稣教导中的最具挑战性和最被忽视的真理之一。

C. 现今有许多信徒对基督信仰有一种只在乎现世的世界观。 圣灵希望将我们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以永恒为基础的新约国度观念。圣灵正在利用今日越来越大的压力来显露信徒所缺乏的新约永恒思维模式——从而在逼迫加增之前将我们从世俗的、暂时的心态中拯救出来。

D. 圣经中的盼望信息,是集中在与耶稣再来和来世有关的荣耀事情上。现今大部分的“ 盼望信息”都把重点放在接受神在世俗环境中的祝福——特别是我们的健康和财富。今日有许多信徒更注重在自身环境中增加财务、健康、影响力、舒适和祝福,而不是全心全意的以永恒的心态去爱、顺服、事奉耶稣并以祂为乐。

E. 如何看待“死亡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着眼于”或是聚焦于那“看不到”的荣耀事物(永恒真理)上。对“死亡的问题”的回答很重要——生命的目标不是要逃避死亡,而是要忠心到底。圣灵要我们将今生的心“系在”在天堂。我们的天父和耶稣所在的地方,那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事工命定、奖赏、宝藏和国民身份都在那里。

F. 耶稣教导永恒的奖赏和以永恒的思维生活,比任何人都多。

19“不要为自己积儹财宝在地上⋯20只要积儹财宝在天上⋯(太  

6:19-20)

20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21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33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路12:20-21,33)

G. 获得永恒奖赏的特权与忠心和忍受逼迫有关。

16…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17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18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林后 4:16-18)

25他(摩西)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26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来11:25-26)

H. 我们要专注在我们在天堂的国民身份上,并为此欢喜(腓 3:20)。

20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21他…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0-21) 

思考与讨论问题:

1. 简述你对“父的家”的理解?(参III-C)

2. 简述你对“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的理解(参:IV-F)

3. 耶稣提到“到他们那里去”包括哪三种方式?(参:V-B)

4. 简述从关系和功能的角度看新耶路撒冷(参:IV-ADI)

5. 耶稣强调要克服忧愁的心,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参:VII-AB)

Previous
Previous

第一课 胜过忧愁、恐惧、羞耻和背叛(约14:1)

Next
Next

第三课 爱的信心:胜过羞耻(约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