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基督徒说话的五种智慧2-1
JETHRO
2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
I. 概论
A. 我们继续停留在雅各书的信息中,首先,我们回顾一下1-2章中的信息。
B. 雅各书一章有三个主题:
1. 一是试炼的事。凡“试炼”的事,都是触动人情感,并且是人的情感不愿意接受的事,其中包括外在的人、事、物带给我们的逼迫、凌辱、背叛、指责等,借此来“试验”我们在临到这些事时情感的反应——是“大喜乐(雅1:2)”,还是被冒犯、抱怨、动怒等(出15:8-12,雅1:19-20)。神允许外在的人、事、物触动我们情感的益处是——操练及扩张我们的属灵生命,使我们的生命有更大的承载力,直至达到“成全完备,毫无缺欠”的目的(雅1:4)。
2. 二是试探的事。凡“试探”的事,都是诱惑人、使人产生邪情私欲,并且都是人的情感愿意接受的事。魔鬼藉着外在的人、事、物引诱人产生邪情私欲,其目的是使人犯罪、跌倒、失败,从而失去救恩。“试探”临到我们的益处是——可以“试验”出我们内在生命是否还存在“情欲的事”(约一2:16,罗1:29-31,加5:19-21)——即当“试探”的事临到我们时,我们是否会产生随从这些事的欲望,使我们知道我们属灵生命的状况。“试探”对我们的益处是炼净我们的属灵生命中的“杂质”——情欲的事,使我们更加圣洁(加5:24,帖前4:3),并得生命的冠冕(雅1:12)。
3. 三是听到与行道。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2)。
C. 雅各书二章有二个主题。
1. 一是基督徒不可以按着外貌待人(雅2:1)。在这段教导中,雅各给出的不可按着外貌待人的理由是——因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这就是说,因为我们所信的是“荣耀的主耶稣基督”,因此就不可按着外貌待人。换句话说——按着外貌待人是不信的行为。
2. 二是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26)。
D. 今天我们分享雅各书三章中的信息——基督徒说话的五种智慧。
II. 智慧一:有智慧的不随意说教,因为知道随意说教会被神判断(雅3:1)
A. 使徒、先知、教师是教会的三个重要职分(林前12:28),在雅各是时代,教师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神在教会中设立教师的目的是教是传讲、教导神的话,责任重大(提后2:15)。因此,雅各发出了严重警告——不要多人作师傅(雅3:1a)。
1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雅3:1a)
B. “多人”在原文中有“为数众多的人、许多的人、任何的人”的意思。这是圣经中为数不多的关于不要随意说教的提醒。雅各的这个教导主要是对想站讲台服侍的人说的,我们今天将这个范围扩大一些,扩大到我们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的所有方面,使我们在话语上警醒。
C. 好说教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特别是有人对我们述说遇到一些事不知道怎么办时,无论对方是否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天然的反应就是给对方出主意,告诉对方该怎么做。
D. 在基督徒中也时常出现好说教的现象,不约束自己想说的话语,有时甚至不全面了解谈话对象的状况,也没有暗暗地寻求圣灵的启示,更没有查验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是否正确,就很随意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无论到那里都教导人,无论到那里都有话说(提前1:6-7)。
6有人偏离这些,反去讲虚浮的话,7想要作教法师,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提前1:6-7)
E. 雅各对这种好说教的现象提出了严重警告的同时,也给出了不要随意说教的理由——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3:1b)。
1…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3:1b)
1. 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联系上下文,这节经文可以直译为——因为我们本来就知道随意说教会受到神更重的判断。虽说雅各一开始就对好说教的现象提出了严重警告——不要多人作师傅(雅3:1a),但马上话锋一转,提醒说——因为我们本来就知道随意说教的结局——会受到神更重的判断。
2. 判断:是指耶稣再来时对各人所作之工的评判(太12:36-37,林前3:13,4:4-5)。
36我又告诉你们: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37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太12:36-37)
13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15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3:13-14)
F. 在这里我们要思想——雅各为什么说我们本来就知道随意说教会受到神更重的判断?答案就在3:2节的开头——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雅3:2a)。
2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绊倒失足、毁坏)…(雅3:2a)
1. 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这段话与1节的后半句——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3:1b),是因果关系的两句话。
2. 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联系上下文,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在话语上有过失。
3. 过失:在原文中有“绊倒失足、毁坏”的意思,绊倒人的事是要被神审判的(路17:1)。
1耶稣又对门徒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路17:1)
G. 将这两段话放在一起,可以理解为——我们不随意说教,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话语不完全,有些话会绊倒人,随意说教会受到神更重的判断。
H. “不要多人作师傅”这一真理的应用:雅各警告我们不要多人作师傅的意思不是说不要说教,而是说任何人都不要随意教导人,不要随意说教,要知道我们的话语是不完全,这样做会使我们的生命有亏损。这与保罗在提摩太后书对提摩太的教导并不矛盾——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I. 二点提醒:
1. 防备假师傅,拒绝接受没有圣经依据的信息(彼后2:1)。
1…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彼后2:1)
2. 在当今网络信息发达的世代,信徒不可以随意选择教会,选择牧人,专拣自己喜欢的道听。更不要随从自己的情欲,为自己增添好些师傅(提后4:3)。
3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提后4:3)
III. 智慧二:有智慧的知道若想在话语上没有过失,就要勒住自己的舌头
A. 话语是牧养服侍的主要方式,但发声的重要器官——舌头却是身体中最难控制的器官。我们常常因话语犯罪,绊倒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灾祸。若想在话语上没有过失,就要勒住自己的舌头(雅3:2b)。
2…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b)
B. 成为“完全人”是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太5:48),一个人若能勒住自己的口舌,在话语上没有过失,就一个是属灵成熟的“完全人”。
48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C. 相反,不能勒住自己舌头的人,就是一个欺哄自己的人,这样人的虔诚是虚的(雅1:26)。
26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1:26)
D. “勒住”在原文中是“约束”的意思,所谓的勒住自己的口并不是一言不发,不说话,而是有意识地管理、控制自己应该说什么话。如何能有意识地管理、控制自己应该说什么话呢?
1. 一是要有清洁的心。在与人交谈或辅导人之前,要省察自己心思意念中是否有不符合圣经真理的想法,并求圣灵洁净自己的心思意念,使自己的内心清清洁洁的,这是管理、控制自己应该说什么话的关键。否则,你心里所想的,就会从你的口里说出来(路6:45,提前3:9,5:2)。
45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6:45)
2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提前5:2)
2. 二是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在与人交谈或辅导人时,认真地听明白人说话,是与人有效交流的重要前提,才能说出正确的话。在与人交谈或辅导人时切记——只想自己要说什么,或急着表达自己想说的,而不认真听人在说什么,也没有听懂人说意思(雅1:19)。
19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
3. 三是要谨慎自己的言行,时常操练寻求圣灵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话语。话语在出口之前,在自己的心里先察验一下,然后再说(诗39:1)。
1我(大卫)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诗39:1)
IV. 结语
A. 在今天的教会里面,常有一些作师傅的人,没有明白人说的什么,也没有受过服侍的训练,更没有寻求圣灵的带领,就急着说自己想说的,随意教导人如何去做。这样做有时就像瞎子给瞎子领路,两个人都会掉在坑里(太15:14)。
14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太15:14)
B. 教导人的若不审慎,容易出现与教会的教导不同的教训,轻者会使被教导的人产生混乱,不知所措。严重的会产生纷争,甚至造成教会分裂(提前1:3-7)。
3我往马其顿去的时候,曾劝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4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这等事只生辩
论,并不发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5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6有人偏离这些,反去讲虚浮的话,7想要作教法师,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提前1:3-7)
C. 教导人的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讲的是什么,首先自己要信服自己所讲的。要知道教导别人的同时,也是教导自己(罗2:21)。
21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罗2:21)
D. 最后,让我们再次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知道我们的话语不完全,有些话会绊倒人吗?我们是否知道随意说教会受到神更重的判断吗?我们是否经常不自觉地就对人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