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爱神和爱人如己——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JETHRO
37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I. 课程目的
A. 明白为什么爱神和爱人如己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B. 明白爱神和爱人如己和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关系。
II. 回顾
A. 耶稣定义的门徒——基督徒的标准。通过洗礼我们在“名义上”成为了一名基督徒。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还必须遵行圣经的教导。根据耶稣三次阐述,定义了门徒或基督徒有四个标准——信他的人(约8:31)、遵守祂的道(约8:31)、彼此相爱(约13:35)、多结果子(约15:8)。也就是说信祂、遵守神的道、彼此相爱和多结果子信徒就是门徒或基督徒。
B. 对于基督徒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爱神——就是尽心、尽性、尽意地遵行神的话(约14:15,21,23)。耶稣把它称之为第一且最大的诫命,目的是使我们明白神的最高优先事项。“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9)。“其次”在原文中是“第二”的意思,故称之为第二诫命。这是圣经中最重要的呼召之一,是神对人类的使命宣言(太22:37-38)。
C. 什么是爱神?耶稣将爱神定义为完全顺服地遵守神的命令(约14:15, 21,23)。耶稣呼召我们按照祂的方式或以神对爱的定义来爱神。祂是最有资格定义爱的人,因为祂的本质就是爱(约一4:16)。世俗文化由于过分注重“爱”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定义而忽略了行为责任方面的表达,这是虚假的,是一种蒙蔽。爱神而不寻求完全顺服地遵守神的话是不可能的,是死的(雅2:22,26)。
15“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21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23…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约14:15-23)
D. “爱人如己”原文的意思是爱你的邻舍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这个命令包括两个方面:爱自己和爱他人。
E. 如何来爱自己呢?
1. 最好的爱自己就是努力使自己得到永生,并使自己能成为神爱的大家庭里的人。而确保自己得到永生,及成为神家庭里人的唯一办法就是爱神,即完全顺服遵行祂的话(约14:15,21, 23)。
2. 因此,爱自己最直接、最清晰的表达就是爱神——即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遵行神的命令(可12:30,约14:15,21,23)。也就是说当我们全心全意地在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地点、使用我们所能使用的所有资源去遵行神的话,就是在爱自己。
F. 如何爱他人?正确爱他人的八种表达方式
1. 第一种表达方式——用神的眼光看他人,包括信的人和不信的人,以神的心为心(彼后3:9),不要凭外面认人(林后5:16-17)。
16…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原文作“肉体”)认人了…17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5:16-17)
9主…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2. 第二种表达方式——不因冒犯而动怒,不侮辱他人(太5:21-22)。怒气是一个杀人的灵,充满苦毒的话语是其滋长的第一阶段,然后就会产生怀恨不解怨,长此以往会产生报复行动(提后3:3)。
3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提后3:3)
3. 第三种表达方式——饶恕人,心里不恨人(太6:14-15)。饶恕人是耶稣给我们的一个命令,因此我们因爱神的缘故必须遵行这个命令。饶恕有三个层面的表达——心里不恨冒犯你的人、背后不议论冒犯你的人和愿意主动与冒犯你的人和好。
14“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15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4. 第四种表达方式——不论断人(太7:1)。不论断人是指不按正确方式处理彼此冒犯及对待严重犯罪信徒,所谓的正确方式是指马太福音18:15-17和哥林多前书6:1-8节的教导,这部分的信息我们将在下一个主题研读。不论断人包括不在心里论断人和不在话语上论断人。我们往往注意不在话语上论断人,却忽视保守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里常常论断人。神看的就是我们的心,并且我们心思意念祂都知道(撒上16:7,来4:12)。因此,不但要保守自己的口不论断人,还有保守自己的心不论断人。
1“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7:1)
5. 第五种表达方式——担待他人的软弱(罗15:1)。所谓的软弱就是无法按照耶稣的教导去行。在耶稣基督里所有的信徒都同为一个身体,身体上的一个肢体软弱,所有的肢体就一同软弱;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罗15:1,林前12:1-26,弗5:29)。以此,所谓的担待他人的软弱就是——明白真理并能遵行耶稣教导的人,对那些不能遵行耶稣教导的人,不要嘲讽挖苦、批评论断和比较,要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他,要包容他、爱护他、体恤他和帮助他,并为他守望祷告。
1我们坚固的人(明白真理并能行出真理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能行出真理的人),不求自己的喜悦。(罗15:1)
6. 第六种表达方式——凡事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他人的益处(林前10:33)。追求自己益处往往与肉体的情欲——骄傲相关,其突出表现就是固执地追求个人情感的满足及固执地持守个人对事物的认定标准。并强迫他人接受你对事物认定的标准,以及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放弃追求满足个人情感和肉体的舒适、满足个人虚荣心(名誉地位、财富)等,也就是信徒常常说的行在“老我里”。这些都是我们彼此接纳,彼此顺服,彼此相爱的拦阻。不求自己的益处,是一个人是否爱人的一项重要标准。只求众人的益处不包括在圣经真理上妥协。
33就好像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林前10:33)
7. 第七种表达方式——尽力追求与人和睦(罗12:18,来12: 14)。耶稣呼召我们尽力追求与人和睦。追求与人和睦包括自己与人和睦、使人与人和好和努力调和和修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在家庭、职场、教会或社会生活中说使人和睦的话,做使人和睦的事,并以神的恩典为破碎的人际关系带来和平与医治。在遵行追求与人和睦这一命令时不可结党,在恢复或修补与他人的关系时要谦卑,不要高举自己(腓2:3)。
3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
8. 第八种表达方式——主动爱仇敌。我们的仇敌就是那些错待我们、伤害我们、拦阻我们,或希望看见我们失败的人。耶稣命令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这是爱和属灵成熟的最高境界,也是爱神的终极表达。我们要与我们的仇敌相反的灵行事——爱仇敌,这是我们属灵生命在面对仇敌攻击时止损的唯一办法,也是一个挑战人的情感和世俗认知,以及被大多数基督的肢体忽视的命令。虽说如此,我们也不能只停留在感悟上,更要实际去践行(提醒:耶稣在这里并没有说明对攻击伤害人身体的罪犯进行自卫的问题)。爱仇敌的三个作为:为仇敌祷告(太5:44);不侮辱和咒诅仇敌并祝福仇敌;善待并主动帮助恨你的人。
III. 两条最重要的诫命——完全表达了神的律法
A. 在马太福音22:37-40节耶稣在回答法利赛人的提问(太22:34-36)时使用了三个定义性的短语——在说明第一诫命的属性时祂使用了——第一且最大;在说明第二诫命的属性时祂使用了——其次也相仿;在说明这两条诫命在律法和先知书中的共同属性时祂使用了——一切道理的总纲。
37 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B. 这三个短语不但显明了两条诫命在律法和先知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显明了对于信徒来说的地位和重要性。两条最重要的诫命完全表达了神的律法,当神的子民行在爱中时,就实现了神最高的旨意。
C. 两条诫命在律法和先知书中及对于信徒来说的地位——它们是诫命中第一且最大和其次也相仿的,我们在本系列信息的第四至第六讲中已经做了分享。在这里我们重点分享对两条诫命的重要性——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IV. 爱神和爱人如己——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A. 耶稣说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显明这两条极诫命不是单独存在的,并且显明这两条诫命与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关系。
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40)
B. 律法:耶稣所说的律法是指律法书——摩西五经。
C. 先知:耶稣所说的先知是指先知书,但这里所说的先知书并非只有旧约圣经中的17卷先知书,而是指除摩西五经之外的所有旧约书卷。
1. 在路加福音24:44节,主耶稣将旧约圣经分为三大类:律法、先知书和诗篇,并宣告说:“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这样的宣告显明律法书、先知书和诗篇中都包含预言和启示的内容。
44耶稣对他们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24:44)
2. 另外,诗篇的卷名是按照其体裁说的,就其内容来说有许多属于预言和启示性质,因此诗篇本身也是先知书。
3. 另一方面,17卷先知书是先知领受的预言和启示,而历史书则是先知领受的预言和启示的世代背景,是理解先知书重要背景资料,是先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总纲:原文包含“依据、悬挂、紧系”的意思,是法律上的用词。具体包含以下三种含义:
1.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所有道理的核心和总体原则,就像渔网的纲绳一样,其它各条都“紧系”在这两条上(罗13:8)。
8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唯有彼此相爱…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13:8)
2.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所有道理的概括和总结,律法和先知其它所有道理都是这两条诫命的说明和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当你遵行了爱神、爱人如己的命令,就是遵行了神的所有命令,就是遵行了律法和先知书中的一切道理(罗13:9-10,加5:14)。
9 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10 爱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9-10)
14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4)
3. 这两条诫命显明了神的心意——律法的原则乃是爱。我们虽然遵行了律法一切的诫命,也明白先知一切的道理,却没有爱,就仍是枉然。因此,在我们遵行律法和先知书中神的旨意时,都要查验是否有爱或出于爱(林前13:1-3,雅2:8)。
1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2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3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1-3)
8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雅2:8)
E.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表明,整本旧约圣经就是在教导:尽心、尽性、尽意爱神,以及为爱神而爱人如己。而新约是在解释旧约,因此说新约也是在讲这个真理,也是对这个真理的解释和说明。
F. 圣经中所有诫命都是出于神的,并且其它各条都诫命都与这两条首要的诫命一致。因此,我们要在遵行爱神爱人的前提下来理解和应用各条诫命。
V. 结语
A. 爱神和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不但排在前面,而且还是其它一切律法和先知道理的总纲。耶稣的表达意味着对旧约时代的律法做了一个彻底完全的总结,无论你说律法有多少条,归根结底就这两条,就是爱神和爱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要爱神和爱人,就是遵守了所有律法。
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B. 当今教会最大的问题是轻视神,突出表现就是不重视或不遵行祂的话语,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轻视救恩及轻视神的子民。重视神和祂的话语,不但能帮助我们更多经历神的恩典,还将引导我们重视被赎之人在基督里的尊贵身分。
C. 教会常常讲要爱神,但是教会最不清楚以及最难行出来的往往也是爱神。耶稣把顺服祂的命令与爱祂直接联系起来,爱神就是完全顺服地遵行神的命令(约14:15-23)。
15“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21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23…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约14:15-23)
D. 不能完全顺服地遵行神的命令,往往是因对神的话及其后果没有清晰的认识,对神的话缺少敬畏,轻忽神的话语,任意而行。其表现包括:其一是一个信徒无论读多少经、听多少道,其内在生命和外在行为与不信前相比并没有改变或改变不大;其二是不渴慕神的话语;其三是为自己的妥协找经文依据,曲解神的话语。
E. 完全顺服遵行神的话,是一个信徒真正认识神和爱神最清楚的证据。一个信徒在遵行神话语的过程中情感是否受到挑战、生活方式是否发生改变、以及是否因遵行神的话而受到他人攻击与逼迫,是验证其否爱神的内在及外在印证(约一2:3)。
3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4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5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约一2:3)
F. 如果一个信徒并没因信基督而带来生命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渴慕并愿意遵行神的道,这样的信——仅仅是知道耶稣,并不认识耶稣。撒但喜欢的就是这种信徒,只带着耳朵过信仰生活的人,因这样的信是没有行为的信,这样的信是死的(雅2:14-26)。
14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这信心能救他吗?…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26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14-26)
G. 在末世,圣灵将浇灌那些追求完全顺服遵行神命令的人,赐给他们能力能遵行,并伴随着巨大的迫害来改变教会,使教会成为一个合一的整体。末世的逼迫与复兴将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具夺取性和张力。不因妥协及逼迫而跌倒并且得胜,就会进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