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耶稣公开祂的神性(约7-10)
毕迈可牧师
第十八讲 耶稣公开祂的神性(约7-10)
I .简介
A.在这段的经文中,也就是公元29年秋冬,耶稣上耶路撒冷过住棚节和献殿节(约7-10),这是耶稣服事后第三次来到耶路撒冷。我们看到住棚节只是个影儿,耶稣已实现了这个节期(约7)。敌对者继续变本加厉地反对他(约7:19,30,32,44; 8:59; 10:39),特别是当他公开宣告自己的神性后(约8)。他显明自己是世界的光(约8-9),是好牧人,然后重申他的神性(约10)。
1这事以后(发生在约6中的事情),耶稣在加利利游行,不愿在犹太游行,因为犹太人想要杀他。 2 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约 7:1-2)
B.住棚节是庆祝丰收和纪念以色列人的四十年旷野生涯(利23:33-43)的日子。他们用树枝和树叶建造临时住所,住在棚里一周,纪念他们祖先的旷野生活——这就是“住棚节”(利23:42)。根据史学家约瑟夫斯所说,该节是以色列人必须参加的三个节期中最受欢迎的一个。
42你们要住在棚里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里。 (利 23:42)
C.与这个节期有关的两个主题是水和光——耶稣提到了取水和点灯的仪式(约7:37-39; 8:12)。 这个节期持续七天(公历9月到10月之间),在第八天以庆祝聚会结束,就是提斯利月(9-10月间)22日(利23:36)。
II.耶稣上到耶路撒冷(约7:2-44)
A.耶稣的弟弟们催促他去耶路撒冷守过住棚节,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追随者(约7:2-10)。耶稣回复并解释,这还不是父神让他去的完美时间。 他们随时可以去过节,因为他们不在一个神圣命定的时间表上。耶稣在他弟兄们离开后的某个时间动身前往耶路撒冷,避免在神的时间之前就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耶路撒冷当局正在设法逮捕他(约7:1)。
2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 3 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 5 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 6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8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 9 …仍旧住在加利利。10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约 7:2-10)
B.城里的许多人正在争论耶稣是好人还是恶人(约7:11-12)。
11正在节期,犹太人寻找耶稣,说:“他在哪里?” 12 众人为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 (约7:11-12)
C.这七天的节日中,耶稣在圣殿里公开讲道。他说他对神的认知是直接来自于神,而不是通过人的教导获得的。拉比们通常用相互辩论解决神学问题。但耶稣教导说,是否接受他是从神而来的关键,其实是源于他们是否愿意顺服神。
14到了节期,耶稣上殿里去教训人。 15 犹太人就稀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16 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 17 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为什么想要杀我呢?” 20 众人回答说:“你是被鬼附着了!谁想要杀你?” (约 7:14-20)
D.耶稣教导关于圣灵的活动(约7:37-44)。水的仪式是指弥赛亚的祝福。在节期的每一个早晨,大祭司会带领一群人从西罗亚池取水,然后带回到圣殿的院子里。在早晨献祭时倾倒这些水,代表了神曾藉着旷野的磐石供应水,就是预表圣灵和弥赛亚赐下如恩雨般的祝福。耶稣宣称他已实现住棚节的预表,说明他自己就是那块旷野的磐石(林前10:4)。
37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高声说:“… 38 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39 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约7:37-39)
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III .行淫被拿的妇人(约8:1-11)
A.耶稣向被抓到的淫妇施予怜悯 (约 8:1-11)。
2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3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他站在当中。4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5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 6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7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8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9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10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11她说,主阿,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约 8:2-11)
B.耶稣提到根据摩西律法,需要两个犯罪的见证人才能丢第一块石头(申 17:7)。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指的是奸淫的罪。他的意思不是说控告者必须完全没有罪,而是清白于这被告者的罪。
IV .耶稣,世界的光,永恒的神(约8:12-59)
A.耶稣在圣殿里宣讲他是世界的光(约 8:12-59):以赛亚预言弥赛亚将会成为万国的光(赛 49:6; 赛 60:1-3)。在住棚节,祭司在圣殿点燃灯台上的三个大火炬。人们以跳舞和歌曲来庆祝。
12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14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15你们是以外貌(原文作凭肉身)判断人… (约 8:12-15)
B.耶稣的光会在千禧年国度时照亮新耶路撒冷 (启 21:23)。
23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 (启 21:23)
C.耶稣说到他是从天国来而来,他们必须要相信他 (约 8:21-30)。
23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24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25他们就问他说,你是谁?…28所以耶稣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约 8:23-28)
D.我是:耶稣声明他就是那位向摩西显现“我是自有永有”的神,是那个从一开始就永远存在的 (出3:13-15; 赛41:4; 43:10, 13, 25; 46:4; 48:12)。
E.举起:耶稣视他的受难为通往荣耀的途径(约 3:14; 12:23)。在他被钉十字架后,父高举他,并差遣圣灵,许多人因此相信他(徒2-4)。
F.耶稣详细说明了他的神性还有他和父神的关系 (约8:31-59)。 他持续地在殿中教导。犹太人坚持认为他们为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且神是他们的父亲。耶稣坚持说,他们的父亲实际是想杀耶稣的魔鬼。
39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 40…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41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42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 43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 44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 (约 8:39-43)
G.当权者对耶稣的敌意 (约 8:47-59):耶稣说他们的父亲是魔鬼;他们回答说耶稣是邪灵附体的 (约 7:20; 8:52; 10:20)。
48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吗? 49耶稣说,我不是鬼附着的。我尊敬我的父…51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52犹太人对他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还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53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吗?他死了… 57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58耶稣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59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约 8:48-59)
V .耶稣医治生来瞎眼的人(约9:1-41)
A.在耶路撒冷的安息日,耶稣医治了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人(约9:1-41)。约8:12阐述耶稣是世界的光这个主题。当耶稣的光散发出来,人们获得身体和灵里的看见。在四福音书里,关于耶稣医治瞎眼的见证多于其他种类的医治见证。 (太 9:27-31; 12:22-23; 15:30-31; 21:14;可 8:22-26; 10:46-52; 路 7:21-22)。
1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2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3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5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6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7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约9:1-7)
B.有些人认为一个人的疾病和犯罪总有因果关系。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所有的病痛背后是罪,但是这和个人的犯罪失败并不总是有直接的、可观察到的甚至实际存在的关系。神允许此人瞎眼,来展现出他行神迹的能力和他对人的生命之怜悯。
C.法利赛人质问那个得医治的人(约 9:13-23),他的父母害怕被逐出会堂。
17他们又对瞎子说,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18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19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吗?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20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21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22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约 9:17-22)
D.耶稣找到那个之前瞎眼被逐出会堂的人(约 9:35-41)。
17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神的儿子吗?” 36他回答说:“主啊,谁是神的儿子,叫我信他呢?” 37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38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39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40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41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约 9:35-41)
E.耶稣来是拯救人,也因为如此,他审判了那些拒绝他良善的人(约3:17-21, 36; 12:47)。耶稣引用了以赛亚书六章十节。他曝露一些人灵里的瞎眼,好让他们可以看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谦卑自己,回转归向耶稣,来获得属灵的看见。但是他能力的彰显引发了那些悖逆他的人变得心里更加刚硬。耶稣的光让一些人可以看见,同时使其他人更加刚硬和瞎眼。
VI .耶稣是门和好牧人(约10:1-42)
A.耶稣宣称他是门,又是他百姓的好牧人(约10:1-21)。那个之前瞎眼的人刚刚被逐出会堂(约9:34)进入耶稣的羊圈。耶稣是一个好牧人,找到他,并且把他带进真正的羊圈。约翰福音第10章延续了第9章的主题,就是耶稣把那个他所医治的人带进了神的家。
1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2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3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4…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6耶稣将这比喻告诉他们。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约 10:1-6)
B.耶稣使用了“好牧人”的比喻,来对比那些误导以色列的坏牧人。旧约里有很多对以色列领袖的警告,不要成为假牧人。(耶 23:1-4; 25:32-38; 结34)。主是以色列的真牧人(诗 23:1; 80:1)。
C.耶稣谈到羊在“圈”里,或者说羊在栅栏、围墙里,只有一个进出的门。这些贼和强盗指的是耶路撒冷的宗教权柄,他们领导以色列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守门人”是指那些有责任保护羊脱离敌人的人。他们是像摩西、大卫、属神的王,以及旧约先知等领袖。
D.耶稣解释他的比喻(约 10:7-18),耶稣是进入神国的门(约 10:7; 14:6)。盗贼和强盗是指神子民之上的邪恶领袖(约10:1),他们仅仅是“雇工”。他们服事羊群的同时,一只眼睛注视在提高他们的地位及获取私利。 雇工总在麻烦危险之时逃离。假牧人被撒旦驱使,撒旦的目的是偷窃、杀害并毁坏神子民的生命(约10:10)。
7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 8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 9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10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 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12若是雇工…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13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 15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它们来,它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17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 18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 30我与父原为一。(约10:7-18,30)
E.耶稣有权柄取回来:
1.三位一体的每一位都充分参与神的每一个工作——创造,道成肉身,医病,赎罪,复活等(约10:18)。
2.耶稣和天父在行动上一致——在这里是指保护他的羊。有一位神永远住在三个同样神圣的特定位格中。圣父、圣子、圣灵每一个都有神完全的属性。他们在功能、权柄、相互的关系和工作上彼此不同。每个位格的工作都是统一的、完全吻合的,且相互依存于其他位格的工作。
F.耶稣在耶路撒冷公开宣称他就是弥赛亚,就是神(约10:22-30)。
22在耶路撒冷,献殿节到了,那时是冬天。 23耶稣在殿的所罗门廊上走过, 24犹太人围着他,对他说:“你使我们心里悬疑不定,要到几时呢?如果你是基督,就公开地告诉我们吧!” 25耶稣对他们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却不相信;我奉我父的名所作的事,可以为我作证…27我的羊听我的声音…他们也跟随我。 28我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把他们从我手里夺去。 29那位把羊群赐给我的父比一切都大,也没有人能把他们从我父的手里夺去。 30我与父原为一。(约 10:22-30)
1.献殿节也被称为光明节。为了证明没有人能从他的手里夺取他的羊(约10:29),耶稣讲到父也参与保护羊群。
2.他们要求耶稣明确申明他的身份。
3.“我与父原为一”是他讲道的最高潮。耶稣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是神——他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G.犹太人要用石头打耶稣,因为他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约 10:31-39)。
31犹太人又拿起石头要打他… 33犹太人对他说:“我们不是因为善事用石头打你,而是因为你说了僭妄的话;又因为你是个人,竟然把自己当作神。” 34耶稣说… 37我若不作我父的事,你们就不必信我; 38我若作了,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应当信这些事…我父是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 39他们又要逮捕耶稣,他却从他们的手中逃脱了。(约 10:31-39)
H.因为逐渐加增的敌意,耶稣离开耶路撒冷(约 10:40-42)。耶稣去了约旦河东岸的庇里亚,在那里犹太的统治者没有权力追捕他。
40耶稣又往约旦河外去,到了约翰起初施洗的地方,就住在那里。 41 有许多人来到他那里,他们说:“约翰一件神迹没行过,但约翰指着这人所说的一切话是真的。” 42 在那里信耶稣的人就多了。(约 10:40-42)
I.在庇里亚的许多人相信耶稣——我想,耶稣宣讲他的神性,就像在耶路撒冷一样。耶稣实现了施洗约翰关于弥赛亚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