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讲 呼召门徒活在永恒的光中(路12-13)
毕迈可牧师
I保持属灵的警醒,为耶稣的再来而时刻守望(路12:35-48)
A.耶稣用三个简短的比喻教导门徒,在他再回地上之前,要用智慧警醒守望:警醒的仆人(12:35-38),警醒的主人(12:39-40)和忠心的管家(12:41-48)。作出关乎生命的选择,在永恒的主面前预备好,是整个路加福音12:1-13:9中所强调的首要主题;警醒预备主的再来。
40…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路 12:40)
B.主可能用两种方式见到我们——他再来见我们,或者我们的身体死亡去见他。这些比喻的重点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C.人子:这是耶稣使用最多的自称,与他再来到地上统治万民的末世有关(但7:9-14)。他再来的那个世代,将会看到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逼迫和最强势的压力,并伴随最严重的堕落和圣灵最大的释放。那个世代必须做好准备,以致于在这些事件出现时候,他们不会害怕,不会被冒犯,不会被欺骗或迷惑。
9我观看…亘古常在者… 10 他坐着要行审判,案卷都展开了…13 …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 14 得了权柄…国度,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侍奉他…(但7:9-14)
D.耶稣在路12中教导神的百姓对神的敬畏。因为主在鉴察他的百姓,并将他们的行为记录在册。设想有一个“天上的相机”,时刻捕捉每个人所说和所做的一切——故此,我们所做的小事情就有意义了。因着十架,真实的悔改,所有的罪都可以从神的记录册上被除去。
3 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鉴察。(箴15:3)
12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启 20:12)
II 警醒仆人的比喻——蒙福的应许(路12:35-38)
A.耶稣给三个忠告,使人们可以在他回来的时候,作好站在他面前的准备: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像个随时等候他回来的人。
35“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 36 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他来到叩门,就立刻给他开门。 37 主人来了,看见仆人警醒,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 38 或是二更天来,或是三更天来,看见仆人这样,那仆人就有福了。(路 12:35-38)
B.你们腰里要束上带:描述一个将长袍卷在腰带上的人,以便工作或作战。它是指一个准备好的人,随时服事神和他人。(出 12:11; 王上18:46; 20:31-32;王下 4:29; 9:1;伯38:3; 40:7; 箴31:17; 赛32:11; 弗 6:14; 彼前 1:13)。 这里讲的是仆人要穿着适当,尊荣主人的到来。
C.灯也要点着:在夜晚行路,携带油灯,照亮整个黑夜中的道路。它描述用一种充满活力的灵行在光中( 路 11:33-36;约 5:35)。十个童女的比喻,提到她们的灯中有油才能参加新郎的婚宴(太 25:1-13)。
D.等候主的再来:这就是说,在末世中要活出对耶稣领导权的认知,特别是耶稣再来的世代里,圣灵史无前例的浇灌,对耶稣领导权足够的认识,才能胜过在列国中不断加剧的黑暗。
E.立刻开门:做好准备的结果就是他们立即向他开门。这种反应恰恰与花时间试图掩盖邪恶的行为(12:45-48的恶仆)相反。
F.有福了:这包含在他的同在里,与他一起治理全地。
G.伺候他们:耶稣将在千禧年的国度里,在弥赛亚的婚宴上尊荣那些忠诚的信徒。耶稣喜欢服侍他的子民(路9:14-17;22:27, 30;24:30;约13:1-17)。
H.三更天:在以色列夜晚被划分为三更: 当晚6-10点, 当晚10点-次日凌晨2点,次日凌晨2-6点。
III 警醒主人的比喻——严肃的警告(路12:39-40)
A.这个比喻包含的严肃警告就是,一个人未来的奖赏可能遭受极大损失。耶稣把他的再来和贼相比,是会在没预料的时间来,所有没有看守的人都会有损失——这也包括失去未知的赏赐(林前3:15)。
39家主若知道贼什么时候来,就必儆醒,不容贼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40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路 12:39-40)
15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 3:15)
B.知道:耶稣指出“受到损失”是可以通过警醒避免的。这个比喻从叙述一个管家警醒等候主人,到一个主人警醒防备小偷避免损失。我们每个人活着时的决定将会导致结果上很大的不同。
C.贼:贼的比喻经常用在关于耶稣的再来(太 24:43; 路 12:39; 帖前 5:2, 4; 彼后 3:10;启 3:3; 16:14-15)。
D.耶稣的再来:要预备好的呼召,很清楚记录着是指着耶稣的再来。这个指令是要“预备好”,透过参与在12:35-36这三种活动,新妇会预备好了。
7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启 19:7)
IV 忠心的比喻——奖赏和审判(路12:41-48)
A.这个比喻是讲给所有参与神国服事的领袖。耶稣应许了祝福,就是在下个世代与他一同掌权。这是给那些忠心服事、忍受逼迫、财务上敬虔、战胜焦虑等等的得胜者。
41彼得说,主阿,这比喻是为我们说的呢?还是为众人呢? 42主说,谁是那忠心有见识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 43主人来到,看见仆人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44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路12:41-44)
B.“这个比喻”:虽然这个比喻看起来像是在警告12:39-40所说的,但它也包括耶稣在第一个比喻里所应许的祝福(12:36-38)。彼得问了耶稣一个问题,耶稣用了一个修辞的方式回答了他。耶稣没有直接给彼得答案,直到在12:46-48被解答。
1.给他们食物:耶稣指的是任何对他有所回应的人,任何关怀他人的人,尤其是在属灵上喂养或鼓励他人。耶稣是在对彼得说,也是对历世历代以来智慧又忠心的信徒说,但他特别是对主再来的世代里神国度的领袖说。
2.管理一切所有的:这些忠心的人会与耶稣同工,在千禧年国度,在全世界分配领导地位。(但7:27)。 耶稣在圣经里教导永恒奖赏比任何人都多(太 5:12; 10:42;16:26; 19:28; 可9:41; 路6:23, 35; 22:30; 启3:21)。
C.耶稣形容了一些负面的情景,是一些领袖没有忠于托付时会面对的(12:45-48) 。一些耶稣的仆人不忠心的方式:忽视自己的任务(没有行出他的旨意),滥用他们的权柄(打仆人),或是自我放纵(醉酒)。
45那仆人若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仆人和使女,并且吃喝醉酒。46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地处治他(或作把他腰斩了),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47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48惟有那不知道的,作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5-48)
D.打人,吃喝,然后醉酒:耶稣用了当时的文化场景,是当时罗马的奴隶系统常见的殴打人的场景。他用“打人”来形容他的坏领导(12:45),和他们未来的惩罚(12:47-48) 。他不是在说有些领袖实际地打人,而是在说滥用权柄、苛刻和怀恨性的领导。
E.他给信徒的那一份:马太记录了这个比喻并且加上“哀哭切齿”(太 24:51;太 8:12;13:42, 50; 22:13; 25:30) 。对于该寓意一直有争议,我理解指的是那些要去地狱的领袖。有些人不相信信徒会失去救恩,他们认为“在神的国度里没有尊荣”是指着那些非信徒说的。
F.将他一分为二:有些人认为这是象征性地指着一个很可怕的惩罚,回想起大卫的军长约押,他真实地将他的仇敌一分为二(代上 20)。
G.圣经里对罪有明确的区分,明知故犯的罪和无知所犯的罪。(民15:27-31;申 17:12)
28那误行的人犯罪的时候,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就必蒙赦免。29以色列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误行了什么事,必归一样的条例。30但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 (民 15:28-30)
H.在将来的世代里,那些有更多机会接受真理的人,会有更高的标准来审判他们。 路12:48;路 10:12-15; 11:31-32; 罗 2:12-13; 雅3:1)。对所多玛的审判比起耶稣世代的不信者要遭受的审判更轻微 (路 10:12-15)。
I.王在不同的季节给每个仆人任务,使他们可以执行出来。每一个任务都有它不同的困难,包括有时遭遇不合理待遇。对王的忠心要求即使在压力时刻,他们都不放弃这些神给他们的任务,虽然他们有自由选择另一项任务。
V 预备好面对纷争和逼迫(路12:49-53)
A.耶稣叫门徒预备好面对纷争 (12:49-53)。 耶稣继续讲预备未来审判的主题(12:1-13:9),关于他再来所要面对的压力,他的门徒需要预备好,他强调要警醒(12:41-48)。
49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吗? 50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51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52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53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 (路12:49-53)
B.这里所说的火是指他再来时的压力,所说的洗指的是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也包括他承受了神对人类罪的愤怒。
C.火丢在地上:这是一个洁净和审判的火。耶稣的真理和事工不是洁净就是毁灭,他洁净任何不能被燃烧的,然后毁灭那可以被燃烧的。
D.洗:这个字在希腊的原文就是浸泡,耶稣在这里指的是浸泡在患难里,还有十字架上神的愤怒。(可10:38)
E.着起来:着起来审判的火,就是十字架,神在耶稣身上的审判。从父神而来神圣的审判先降临在耶稣身上,这审判还会降临在万国,尤其在末世时。
F.世上的纷争:主再来的日子越近就越会增加。家庭的纷争是耶稣向门徒强调的一个主题(路 9:57-62; 11:27-28; 14:26; 18:28-30)。耶稣不只在他活着的时候带来纷争,这个纷争也会持续到末世。
VI 分辨时代——现在就与神和好(路12:54-59)
A.宗教领袖和大多数的人都能因为细微的天象分辨气候,可是却不能分辨拒绝耶稣所带来的危险。耶稣说他们浪费了他们的机会和权利,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12:54-57)。
54耶稣又对众人说,你们看见西边起了云彩,就说,要下一阵雨。果然就有。55起了南风,就说,将要燥热。也就有了。56假冒为善的人哪,你们知道分辨天地的气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时候呢? 57你们又为何不自己审量,什么是合理的呢? (路 12:54-57)
1.西边的云彩:云彩是从地中海来的,指快下雨了。
2.南风:从南边沙漠区域而来的风,指接下来的几天都会很热。
3.不知道分辨这时候:他们仍然是瞎眼的,看到瘸腿的行走,瞎眼的看见,死人复活,这些都是神国度的显现。
4.自己审量:他们没办法判断出危险正在来临,如果他们可以判断出耶稣事工的本性,他们就会现在行动,避免被审判。
B.这个比喻指出神的审判将很快地临到那些拒绝与神和好的人。这个信息是用来纠正他们得罪神的问题,趁着现在还有时间。
58你同告你的对头去见官(magistrate),还在路上,务要尽力的和他了结。恐怕他拉你到官(judge)面前,官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监里。 59我告诉你,若有半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路 12:58-59)
C.官(magistrate):这里是指初步的法院受理。人们向受理官来陈述案情, 受理官决定是否将其递交至法官来开庭受审。因此,这里是在论及你同告你的对头去见初步受理官时,尽力和他了结,恐怕他拉你到法官(judge)面前。法官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监里。重点就是去到法官那里之前就把罪的问题处理掉。你最好能分辨这个时刻的需要——福音,明白法官需要什么东西来接受对你的饶恕和拯救——相信耶稣。
VII 悔改的必要和西罗亚楼(路13:1-5)
A.耶稣引用了两个当时的悲剧——圣殿里的敬拜者被谋杀,以及一个和西罗亚楼有关的意外死亡事件。重点是每个人都会死,没有人能够控制时间。他指出在这两个事故中,受害者都没有特别地犯罪。他们的命运是一个预警,突然死亡是真实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悔改来做好准备。
1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2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3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4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5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1-5)。
B.西罗亚楼:一些从加利利来的人正在耶路撒冷献祭,彼拉多的士兵杀了他们。这些人当他们在参与敬拜和聆听律法的时候被杀。
C.更有罪:这个问题的意思是“这样的事临到这些人身上,是因为他们过着比别人更有罪的生活吗?”耶稣转变他们的方向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我们都会死亡,会站在神的面前,并带着永恒的结局。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或者什么时候会死亡,而是他们和神的关系状况(12:58-59)——他们必须和审判官有一个正确的关系。
D.悔改或者灭亡:事实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神的审判,除非他们悔改。罪的工价乃是死,神可以在任何时候拿走我们的生命。当一个灾难发生了,问题就引发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而更好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事没有发生的更多?”因为神是恒久忍耐,有恩慈又有怜悯。
E.十八个人:当西罗亚楼倒塌在他们身上,他们死了。很可能耶路撒冷城墙的施工地靠近西罗亚的池子。他们或许正在建造一个水道渠,通过使用塔楼支撑项目的脚手架。但是它崩塌了,压死了十八个过路的人或者是那些施工的人。
VIII 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的比喻(路13:6-9)
A.这个比喻强调悔改的必要,同时吸引他们注意到神给他们时间悔改的恩典。以色列正在接近审判前悔改的最后机会。在他们杀死耶稣之前,可以接受耶稣,做出国度性的悔改,然而时间快要耗尽了。
6于是用比喻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7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8管园的说,主阿,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9以后若结果子便吧。不然再把它砍了。(路13:6-9)
B.三年:这是指到耶稣三年事工。
C.把它砍了吧:这里讲到公元70年神对以色列的审判,然后是指在永恒里神对个人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