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耶稣如何装备我们胜过冒犯(约16:5-7)
毕迈可牧师
研读本课的目的
1.认识末世教会临到压力和危机的必然性;
2.掌握圣经处理压力和危机的的原则;
3.操练传讲和教导这些真理。
“让我从你的乐河中畅饮,因为我喜爱你的荣美”(诗36:8,37:4)
I. 初代教会的预备和压力——末世教会的预演
A. 前提:耶稣在周二(太24-25章)和周四(约13-17章)教导初代教会要预备面对压力,这是末世教会预备面对压力的预演。祂教导他们如何胜过忧愁(约14:1)和被冒犯(跌倒或离弃信仰;约16:1); 提醒他们将会遭遇迫害(约15:18-16:4),并且要明白神的旨意所展开方式与门徒所期望的完全不同(约16:5)。对他们来说,很多事情即将突然改变。
19…世界就恨你们。20…也要逼迫你们…(16:1)“我已将这些事告诉你们,使你们不至于跌倒(离弃信仰)…5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约15:19-16:5)
B. 所发生的事与使徒所预期的大相径庭。他们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是但以理书7:13-14节中所预言的人子。他们认为耶稣将推翻罗马帝国,建立祂的全球王国,并像以赛亚书 60-62 章及其它的预言所说的一样,要带来以色列的民族救恩和荣耀。我(毕麦克)认为他们确信反对邪恶的最后一场革命已经开始,他们很快就会与耶稣一起统治。
13⋯见有一位像人子的⋯14 得了权柄、荣耀、国度,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侍奉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他的国必不败坏。(但7:13-14)
1. 大约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前一个月,祂谈到使徒们将坐在宝座上。
27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28耶稣说:“…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太19:27-28)
2. 耶稣在世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二,耶稣谈到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审判万民。
31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 32 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太 25:31-32)
C. 约翰福音 16:1-7 中的七个原则:耶稣用重要的真理预备他们,帮助他们不致跌倒(离弃信仰;约16:1)。
1“我已将这些事告诉你们,使你们不至于跌倒 (离弃信仰)⋯ 4 我将这事告诉你们,是叫你们到了时候,可以想起我对你们说过了⋯5 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你往哪里去?‘6 只因我将这事告诉你们,你们就满心忧愁。 7 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于你们有益的⋯我若去,就差他来 (圣灵)。(约 16:1-7)
1. 原则一:他们必须记住圣经中关于逼迫的教导(约15:20,16:4)。
2. 原则二:他们一定不要被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冒犯,例如耶稣的离去(约16:5a)
3. 原则三:他们必须专注神永恒的目的,即耶稣往父那里去(约16:5a)。
4. 原则四:他们必须对神的良好领导(差遣耶稣和圣灵)充满信心(约16:5b)。
5. 原则五:他们必须就任何令人悲伤的意外事件向神提出正确的问题(约16:5b)。
6. 原则六:他们必须专注在最终的益处(约16:7),而不是暂时的忧愁。
7. 原则七:他们必须寻求明白神在天上治理尚不清楚的方面。
D. 使你们不至于跌倒(约16:1):耶稣向使徒(太26:31,约16:1)和施洗约翰的门徒(太11:2-6)所强调的主要问题是他们都有跌倒,(离弃信仰或被冒犯)的可能。希腊文“skandalizo 跌倒”的意思是离弃或被冒犯;NAS新美语标准版译为“跌倒”;KJV英王钦定版,韦氏辞典译为“被冒犯”;ESV,NIV,RSV译为“离弃信仰”。
31⋯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离弃信仰或被冒犯)⋯(太26:31)
10 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被冒犯),也要彼此陷害⋯(太 24:10)
1. 耶稣谈到当事情以门徒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时,不被冒犯或不被绊倒是一种祝福。施洗约翰(首要先锋)的门徒没有为与弥赛亚来临有关的意料之外的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2 约翰在监里听见基督所做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 3 问他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4 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 5 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痲疯的洁净,聋子听见⋯ 6 凡不因我跌倒的 (冒犯),就有福了。”(太11:2-6)
2. 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被逼迫,而是被冒犯和离弃信仰(约16:1)。历史上最悲惨的事实是末世的离道反教。 保罗预言在末世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帖后2:3,提前4:1-2,提后 3:1-8,4:3-5,参:罗11:22,提前5:15,来3:12,6:4-6,10:26-31,39,雅5:19-20,彼前2:2:1-3,20-22,3:17)。
3 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敌基督),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帖后 2:3)
1圣灵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提前 4:1)
3. 许多人对耶稣的末世叙述一无所知,在面对耶稣周二谈到的灾难压力时,这些就人会被冒犯(太24:21)。使徒约翰预言地球上一半的人口会死亡——最初是四分之一人口死亡(启6:8),然后又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启 9:13)。
21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29“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30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31 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被提)了来。”(太24:21-31)
E. 原则一:记住(约15:20,16:4):我们必须记住圣经中关于逼迫的教导——逼迫会临到所有国家(太24:9)——以及为什么神允许它发生,子民在逼迫中得到的益处等。
F. 原则二:绝不要被冒犯:如果我们对一定会临到我们的痛苦的事件没有预备,到时我们就比较容易被冒犯。门徒们没想到耶稣会对他们说祂的要死去:“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约16:5)。
5 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你往哪里去?”(约16:5)
1. 意想不到的忧愁:耶稣宣告祂要离开,这样的宣告突显了一个事实——我们会临到一些突然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情况,会使我们感到悲伤。
2. 耶稣个人的喜乐:他们应该因祂要去父那里而喜乐(约14:28)。
28 ⋯你们若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约14:28)
G. 原则三:专注于神永恒的目的(约16:5):耶稣接受神的“大图画”,永恒的国度计划走向“差我来者”,导致我们得救并永远住在父的家里(约14:1)。父亲的旨意和至高无上的永恒计划是耶稣的首要任务和重点。
H. 原则四:对神的良好领导充满信心(约16:5):耶稣说:“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这样的宣告再一次证明了耶稣向他们指出的——天父的良好领导。派遣耶稣(约16:5)和圣灵(约15:26)是天父的旨意,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在我们挣扎时,祂会全心投入与我们互动。 神爱世人,甚至差遣祂的独生子和圣灵来(约3:16,14:26),以爱为旗在我以上(歌2:4)。神的领导是完美的,正确地认识神的领导对于预备好不被冒犯是必不可少的。
I. 原则五:就悲伤的原因向神提出正确的问题(约16:5b):我们要拒绝抱怨。当我们向神问正确的问题,并与神进行正确的对话时,我们就会获得洞察力。
1. 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你往哪里去?”(约16:5):他们问错了问题。耶稣教导他们明白如何处理导致悲伤的意外变化。
2. 约翰福音16:5节似乎与彼得(约13:36)和多马(约14:5)都问过的问题相矛盾。门徒们知道耶稣要离开的事实,但他们太专注于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失去的东西,以至于无法提出正确的问题以理解耶稣去见父的含义。他们问题的含义是,因这突如其来的悲痛变化,他们的生活会有多艰难。他们巧妙地抗议耶稣离开他们的事实。
J. 你们就满心忧愁(约16:6):耶稣谈到祂的死,使门徒非常忧愁。在我们的“暂时的忧愁”和“最终的益处”之间存在着悖论。耶稣知道他们只关注暂时的悲伤,而忽略了会使他们充满喜乐的真理。 耶稣离开是为了进入父的荣耀(约14:28),并为他们预备一个永远与祂同在的地方(约14:2)。因为两件将发生的新事,使他们的心充满忧愁——他们的敌人会杀死耶稣(约16:5),然后也会杀死他们(约16:2)。
K. 原则六:关注我们的最终益处 (约16:7a),而不是暂时的忧愁 (约16:6)。在困难中,我们的默认必须是父的计划或允许都是为了我们得益处(罗8:28)。
1. 我去是于你们有益的 (约16:7):最初,这似乎与他们有益完全相反。 耶稣知道,通过祂的死和差遣圣灵给他们,他们会更接近祂,并且祂能以更大的能力和清晰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圣灵会把神的话写在我们的心上(来10:16),以改造我们。
16 ⋯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情感),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希伯来书10:16)
2. 当我们受到逼迫时,我们可以在这个时代(但11:35,彼前4:1)和来世(林后4:17)被圣灵改变得到益处,因为神释放了荣耀的灵(彼前4:14)。
17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1⋯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 2 你们存这样的心,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14 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彼前4:1-2,14)
L. 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约16:7,14:6,18:37):耶稣通过告诉他们末世计划的真相,特别是通过告诉他们会临到暂时忧愁的事情,使祂的子民预备胜过冒犯。
1. 一位天使告诉约翰“吃下”小书卷(启10:9)。这段启示表明约翰在领受圣经中关于末世的叙述时感到高兴,但看到其艰难时却感到痛苦。约翰通过他在启示录6-22中所写的启示向各国预言(启10:11)。
9 ⋯他 (天使)对我说:“你拿着吃尽了(先知性的书卷)…” 10 我从天使手中把小书卷接过来,吃尽了,在我口中果然甜如蜜,吃了以后,肚子觉得发苦了。11 天使对我说:“你必指着多民、多国、多方、多王再说预言。”(启10:9-11)
2. 保罗传讲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真理,并活在忧伤和快乐的紧张之中。
20 ⋯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我都教导你们⋯26 所以我今日向你们证明,你们中间无论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 27 因为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20:20-27)
10 (我们)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林后6:10)
M. 原则七:必须寻求明白神在天上治理尚不清楚的方面。耶稣告诉他们:“我若去,就差他(圣灵)来”(约16:7):直到耶稣从死里复活,他们才看见圣灵才被赐下(徒 2:33),神的这个计划对门徒来说当时并不明显。同样,神对末世教会的计划对我们今天来说也不是显而易见的。 在神的计划中的惊人发展和突破尚未向我们揭示(启 10:4)。
33 他(耶稣)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徒2:33)
4 ⋯就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七雷所说的你要封上,不可写出来。”(启10:4)
II. 为什么这七项原则如此重要?
A. 神要震动万物(来12:27),除去许多令人忧愁的事物。只有那些“扎根”在耶稣和祂永恒的价值观中的人,才会在祂末世的震动中常存。
26 ⋯但如今他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 27 这再一次的话,是指明被震动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来12:26-27)
B. 耶稣敦促门徒在与祂的关系和祂的旨意中培养深厚的“根”,这样他们就不会跌倒或被冒犯(太13:21)。保罗劝告我们要在神里面生根建造(西2:7)。
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被冒犯了);(太 13:21)
C. 与神亲密关系和末世信息是克服忧虑的心 (约14:1) 和不跌倒 (约16:1)的基础。 我们需要从基督教的短暂思维模式转变为新约永恒国度思维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信徒要有意识地寻求为来世而活(西 3:2)。我们必须将我们的主要焦点从只在短暂的环境中寻求祝福,转移到寻求永恒国度的祝福上——有意识地做出具有永恒影响和益处的决定。
D. 耶稣再对他们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约14:1)”时,祂首先强调他们将与祂一起住在父的家里(约14:2),来帮助他们锚定在永恒的观点上。
思考与讨论问题:
1. 根据讲义简述初代教会面对哪些压力?以及对末世教会的意义(I-A)
2. 简述约翰福音 16:1-7 中耶稣用重要的真理预备他们,帮助他们不致跌倒的七个原则(I-C)
3. 在这七个原则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原则?(I-EFGHLMN)
4. 简述你对“不至于跌倒(约16:1)”的理解(I-D-123)
5. 简述讲义中的七个原则对末世教会的重要性(II)